虽然婴幼儿大部分的病征属于小病,但若照顾不慎的话,小病有可能变成大病,而病程变化的速度有时快到令人措手不及。
在婴幼儿身上,究竟会出现哪些危险病征呢?除了长时间的发烧是大家都知道的危险病征外,也可从另一方面(呼吸、心跳、血氧、血压与疼痛)来观察。
危险病征1长时间发烧最令父母心慌的莫过于孩子发烧,发烧不是疾病,而是身体的警示,主要是感染病原体的反应。这时要了解的是,身体的发炎反应从何而来?是细菌还是病毒所造成的感染?理清原因后才能对症下药。
父母常见迷思为:以为发烧的温度高就代表病情严重,要赶快吃退烧药,其实不然,大部分的发烧,如果是病毒的感染会逐渐退烧,病程中,发烧会反复出现,体温起起伏伏,但是若宝宝精神活力正常,两次发烧的间隔越来越久,最高温度一次比一次低,这表示病况已经在改善,待病情稳定,体温就会趋于稳定,整个过程约3~5天。
父母要担心的应是“长时间的发烧”,如果体温38.5℃以上且持续烧了超过3天,就要担心是否有泌尿道感染的问题;若是超过5天,必须怀疑是否有严重的细菌性感染,这时需要让宝宝接受进一步检查,如验尿、抽血,以确认致病的原因为何。体温高令人担心,但提醒父母,若1岁以下的婴儿有低体温现象,也不能轻忽,因为有可能是细菌性感染,需要尽快就医。
1个月以下的宝宝:
因新生儿少与外界接触,又属于免疫功能不佳的的人群,感染严重疾病的概率较高,有时即使生病也未必会烧,一旦出现高烧情况,要怀疑是否为细菌性感染所致,这时会收宝宝住院,可能要进行腰椎穿刺检查,以确认是否有脑膜炎。
1~3个月大的宝宝:
也属于危险性偏高的年纪,医院会收宝宝住院,或在急诊处观察并接受抽血、验尿的检查。
3个月以上的宝宝:
发烧超过3天以上进行验尿,5天以上要抽血,如果当下状况看来还好的话,多会安排留院观察后续状况并等检查报告出炉。
有的父母会认为孩子既然要留院观察,不如直接住院,其实病情严重的孩子才会收住院,毕竟住院有感染风险,若疾病对健康的影响程度小于面临感染风险,就不值得住院。当然,出院也未必代表健康完全恢复,而是表示回家接受照顾对病童的好处甚于住院」。
幼儿急疹常发生在六个月到两岁间的婴幼儿,初期的症状就是病童无预警的高烧(39℃)不退,可说是烧得又高又急,时间又长,却未有其他并发症状,发烧时间大约维持3~5天,等到退烧之时,全身会出现细小的丘疹,这时,儿科医生才诊断为“幼儿急疹”。
危险病征2呼吸过快或过慢呼吸次数是呼吸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只要存在任何影响呼吸机转的因素,都可能让呼吸次数出现异常,正常的婴幼儿呼吸次数约为每分钟20~40次,哭泣时会快一点。数孩子的呼吸次数要在睡眠状态下进行,若每分钟大于60下的话,就算是呼吸急促,可能原因有肺炎、败血症、心脏病、代谢疾病,或是脑部受到撞击导致脑震荡,因脑压上升而出现呼吸困难或急促。
除了呼吸急促外,出现呼吸速度快的“喘”,和呼吸时有上呼吸道的声音,即“喘鸣声”,还有孩子吸气时,在胸壁下部分出现凹陷情形,都有可能代表孩子的病情严重,需要尽快送医。
呼吸道任何地方的发炎、感染或异物侵入,都会引起咳嗽。婴幼儿咳太久的话,父母务必要提高警觉,若超过一星期,可能演变成慢性疾病,如细支气管炎,一定要就医;超过10天,不只就医,还要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如x线拍摄。
危险病征3心跳过快、过慢及不规则若婴幼儿的心跳有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时,都表示有问题,基本参考标准为:出生不满1个月的新生儿,每分钟心跳大于下或小于80下;1~8岁的幼儿,每分钟心跳大于下或小于80下。通常在休克前或休克时的心跳较快,同时,脸色苍白且血压往下掉,心跳过快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所致,或心肺功能即将衰竭的前兆。
父母测量宝宝的心跳有两种方式,一是摸腕动脉,二是把手放在胸口,量测1分钟跳动的次数。如有心跳过快、过慢或者节律不规则,应尽快带孩子就诊,避免耽误疾病的治疗。
危险病征4长时间的异常哭声若宝宝有严重的疼痛感,因口不能言,就会用哭声表现,当宝宝长时间哭闹且声音尖锐,父母怎样也无法安抚时,代表他可能正处于疼痛难耐的状态中,父母当下可打开宝宝的尿布检查是否有以下状况:
1是否有疝气检查鼠蹊部,看看是否有如鸽蛋或鸡蛋大小的肿胀,如果有,代表宝宝有疝气问题,医院,让医生处理,如果肠子推得回去,先推回再做观察;如果推不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否则时间一久,推不回去的肠子发生嵌顿型疝气,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败血症而死亡。
2是否有虫子钻入若有蚊虫钻入尿布,宝宝的屁屁可能被叮咬,或痒或痛,都会让宝宝感到不舒服而哭闹。检查尿布不要只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土方是什么白癜风有治好的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