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间是儿童烫伤的高发期
烫伤的意外
也悄悄潜伏到宝宝的行动日常中
其实,应对烫伤除了日常多加防范外
还需要提前掌握紧急护理小常识
防患于未然
福州黄女士的儿子摁到了广场上亮着的地灯,宝宝的手立马被烫出一个大泡。经检测,地灯温度高达℃。
辽宁沈阳两岁小男孩双脚被地上的一块铁板烫伤,双脚脱了一层皮。烈日下铁板温度高达70℃。
★金属滑梯、塑料滑梯、小区内金属健身器材。烈日下平均温度高达60℃。
★宝宝滑板车、婴儿车金属把手。烈日下表面温度可达40-50℃。
★室外金属垃圾桶、公园石凳、私家车排气管,空调外挂机,让宝宝远离勿触摸。
★远离白炽灯、射灯、地灯等易散发热量的灯,远离室外一切金属物品。
意外总是出其不意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当宝宝不幸被烫伤、撕心裂肺地大哭时,妈妈们除了慌乱、自责,还应该怎么做呢?
★保持镇静,千万不能慌乱或乱作处理
★烫伤发生后的黄金2分钟,对烫伤进行处理,防止伤情蔓延,最大可能地减少宝宝痛苦,把伤害降到最低。
紧急烫伤处理方法
医院?错!
在宝宝烫伤后要把握最佳的早期时间,而烫伤最佳处理时间只有2分钟。因此烫伤急救一定要快,要镇定不要慌乱,并按烫伤急救法“五步走”处理!
烫伤急救五步走:冲、脱、泡、盖、送。
特别注意
严医院途中要保持平卧位,不能直立抱着,可以给宝宝喝一些淡糖盐水,以补充体液,防止发生脱水。但绝不可以让宝宝在短时间内饮用大量开水,这会导致脑水肿。如果宝宝在转送途中出现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现象,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摩。
PS:上述的紧急处理常识适用于热力导致的烫伤,即接触高温物(液)体和明火导致的烫伤。宝宝被化学物品灼伤时,如热油、热水袋液体、酸碱性化学物体。则不能用水冲。以免化学热剂继续发热,扩大烧伤面积,要马上送医。
误区:80%的家长都做错了
烫伤用冰敷?错!
烫伤后,受损的皮肤已经失去表皮的保护,冰敷因为温度太低,会导致创面下的血管强烈收缩,不利于恢复。
涂抹牙膏、酱油、药水?错!
有家长会在宝宝小面积烫伤后用牙膏、酱油、红药水、紫药水等涂抹。乱涂抹不仅没有治疗烧烫伤的作用,反而会进一步伤害宝宝。牙膏容易使渗出液积聚,滋生细菌,发生感染。而酱油、药水会让创面颜色变深,影响医生对于创面大小和深度的判断,给后续的治疗带来困难
烫伤后立即涂抹烧伤药膏?错!
烫伤后立刻涂抹药膏会让热能包覆在皮肤上,继续伤害皮肤。因此,烫伤后立刻冲水降温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要等到冲水降温之后,疼痛明显减轻才可以涂抹药膏
烫伤后产生水泡要挑破?错!
有时烫伤的部位会起水泡,而把水泡挑破就等于把创面从封闭变开放,这会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且容易留疤。因此,若烫伤形成的水泡不是很大,表皮没有破损,是不需要挑破的。若水泡比较大,伤口位置易破,医院咨询医生是否需要用消毒针挑破。
夏天烫伤后不能包扎?错!
其实烫伤后包不包扎是需要看伤口的。创面小的话其实只需消毒,但有时为防止宝宝不小心触碰伤口,可以用松软的纱布轻轻包扎。创面大就需要包扎了,不然细菌进入体内会引起感染。
防止烫伤预防方法
防患于未然,保护亲爱的宝宝免受伤害,就要从这8个细节做起:
★不让宝宝独自进入厨房。烹饪食物或烧水时,也不能让宝宝进入厨房,更不要抱着或背着宝宝做饭。
★家中易伤害宝宝的危险物品,如开水瓶、锅等,要放在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
★吃饭时热汤、热菜要放在桌子中间,不能让宝宝碰到,不然很容易就会烫伤。
★为宝宝准备洗澡水时,应先放冷水后放热水,最好用专业温度计测量温度,以免烫伤宝宝。
★任何有加热功能的电器,如电饭锅、电水壶等,要远离宝宝使用。而且用完后要放在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
★饮水机热水出水口也有可能烫伤宝宝,所以平时应把饮水机关掉或者直接把饮水机放在宝宝碰不到的地方。
★用热水袋给孩子暖被窝时,睡前一定要拿走;最好不要给孩子用电热毯,更不能给电热毯通着电睡觉。
★给孩子玩电动玩具时,要检查电路和电池是否完好;不要边充电边给孩子玩充电式玩具。以防电器短路或爆炸。
★其实,最主要的是教育宝宝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告诉他哪些物品和行为是危险的,万一烫伤了该怎么办等。让孩子自己保护自己,远离一切危险。
烫伤猛于虎,妈妈们一定要细心、谨慎,保护宝宝免于烫伤意外。
如果不幸发生了烫伤事故,也要尽最大努力把伤害减到最小,尽量在宝宝年龄还小的时候妥善护理并消除疤痕,以免孩子长大后心理受到伤害。
妈妈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防范并培养宝宝的自我保护意识呦~愿我们的宝宝们都能远离危险和意外,健康快乐地成长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