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天天气变热,人们穿的衣服少,皮肤外露多,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烧烫伤住院患儿也越来越多,医院烧伤创疡整形科收治的烧烫伤患者中,10岁以下的儿童占到一半,特别是3-4岁的儿童,这些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很差,对大人的模仿力又很强,好奇心也很强,如果家长稍有疏忽,极容易发生烧烫伤的危险。
1
孩子的烧烫伤大多数发生在家庭,常见的是热汤、菜、饭、油及开水等引起的烧烫伤。很多家长不懂得如何进行早期家庭急救,一看孩子烫伤,当时就吓蒙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烧烫伤早期的处理只要按照“一冲、二脱、三泡、四盖、五送”五个步骤进行非常简单,而且也是很有效的。
一冲
烧烫伤后,立即起了水泡并明显感觉疼痛,属于浅度的,可以立刻用冷水冲洗伤处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如无法浸水,可用冷湿的布,敷于伤处,直到不痛为止(15-30分钟)。早期的冷水处理对创面的愈合有很大的好处:第一能减轻疼痛;第二可以减轻水肿、余热造成的深部组织损伤;第三用冷水浸泡冲洗后,可以使创面的一些毒性物质减少。有一些烧烫伤面积小,深度也浅,经过冷水浸泡冲洗处理后,涂一些防治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过几天就会自行好转、愈合。如果烧烫伤面积大,程度也比较深,用冷水处理可能会加重全身反应,引起休克,医院抢救。
二脱
用冷水冲洗,等冷却后才可小心地将贴身衣物或饰品脱去,若被黏住,不可硬脱,可用剪刀小心剪开。这样做避免皮肤组织黏住戒指、手表、皮带及衣物等,以防止肢体肿胀后无法去除,而造成血运不畅,出现更严重的损伤。
三泡
将患处在冷水中继续浸泡10-15分钟,若患者发生颤抖现象、意识不清或叫不醒时,就立医院。这样做的目的:患处继续降温、止痛。
四盖
用干净布类,如床单、被套、衣物、毛巾等轻轻盖住烧烫伤部位,如果皮肤起水泡,不要随意刺破。这样做的目的:保护创面,预防感染。
五送
送医院,避免用有色药物(碘酊、龙胆紫)涂抹创面,也避免用酱油、牙膏、蜜糖涂抹伤口等,以免增加伤口处理难度。尽快、就近送到规范、专业的医疗机构救治。
2
在烧烫伤紧急处理的过程中,医院的专家也提醒家长们需注意以下事项:
1、第一时间打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来之前,检查患者的呼吸道、呼吸情况和脉搏,做好心肺复苏的急救准备。遇到烧、烫伤,医院跑,首先脱离热源。
2、烧、烫伤后最好不要自行涂一些药物或食品。如麻油、酱油、护肤膏、牙膏、红药水、中草药等,轻则污染创面,重则引起化学反应,加重伤情。
3、严重烧伤、烫伤者不可让其喝白开水及矿泉水,应少量多次,50ml/次,喝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
4、小水泡不要将水泡挑破,大水泡消毒后在低位挑破,在短时间内起到保护创面作用。
5、烧烫伤手臂时,及时去掉手表、手镯、戒指等,防止伤处肿胀,影响血液循环而发生坏死,就近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救治。
3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如何做好防范呢?专家也提出了以下建议:
1、父母不要把孩子单独关在室内,一定要有专人看护。
2、儿童好奇心强,好动,因而要管理好易燃物品和高温物品。热水瓶、火柴、打火机、火炉、电熨斗等要放置在孩子触摸不到的地方。
3、用奶瓶加热牛奶后给婴幼儿喂奶前,一定要先将奶液滴在自己的手背上试一下奶温。
4、宝宝洗澡时不慎被热液烫伤的事故不胜枚举,究其根本原因都是倒水顺序的问题。给孩子用浴盆洗澡时,要先倒冷水再加热水调整水温。
5、桌上不要放台布,以免小儿在拉扯台布时,弄翻桌上热稀饭、热菜饭、热牛奶或开水而引起烫伤。
6、抱着孩子在餐桌边吃饭,要将热菜汤放到离孩子远一点的地方,以免孩子小手抓翻热菜汤而引起烫伤。
7、夏天,在儿童房内尽量不要使用蚊香驱蚊,以免蚊香引燃被絮、衣物、纸屑等可燃物,造成火灾和烫伤。
8、家用饮水机的热水开关应相对固定,或将饮水机放在儿童不易碰到的地方,以免孩子无意间打开热水开关,引起烫伤。
9、家里的电插座应有防护措施,以免宝宝因为好奇将小勺子、钉子、玩具上的细小零件等塞入插座,造成电击伤。
文字
黄成
编辑
杨霜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