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我们一周一期的
青少年自护小课堂啦!
小盆友们,
认真听课啦!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
暑期家居安全知识指南
近日,
一篇一条名叫《民警李建国》的短剧视频火了!
这条教小朋友暑期防溺水的教育视频,
不到一天的时间
就获得了几万转发量和上百万的点击量。
推出这个微视频的是江苏常州警方,
连里面演员都是如假包换的基层一线民警。
难怪网友感慨:
这都是被警察事业耽误的演员啊!
现在这个视频的第二期也闪亮登场啦!
完整视频戳
▼
坏人坏人坏人!
小盆友们暑期在家
一定要及时防范各种假冒伪装的坏蛋。
请一定要注意以下方面:
独自在家锁好防盗门
有人敲门,先观察后询问,若是陌生人,坚决不开门。
若是修理工上门,要确认是否事先约定,检查来者证件并仔细询问,确认无误后方可开门。家中需要修理服务时,最好有家人、朋友在家陪伴或告知邻居。
若有人以爸妈同事、朋友或远方亲戚的身份要求开门,不能轻信。
若有上门推销者,可婉拒。切勿贪小便宜,以免追悔莫及。
一定不要因来者为女性而减少戒心。
遇到陌生人在门口纠缠并坚持要进入室内时,可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
如果有坏人进家门,怎么办?
迷惑贼:当独自在家时,要想办法让贼明白,家里马上就会有人回来。
快跑:尽量往外面跑,不要管家里的东西,也不要与歹徒搏斗,跑出去后,要马上报警。
报信:家里进贼后,要想办法让别人注意到自己家,比如到阳台上往下扔花盆、衣架等物。
搏斗:体弱者,尽量和贼斗智;身体强者,可以和贼斗勇。
不看:贼贼进来后,尽量不要盯着贼看,这样贼就能放松对你的警惕,认为你不会反抗,就不会采取过激行为。
装死:如果贼掐你或用别的方法伤害你,能装死就装死,以躲避进一步的伤害。
不喊:叫如果附近没有人,就不要大声呼叫,因为大声呼救容易激起贼的杀机。
从前面捆绑:如果贼要捆绑你,你要往前伸手,让贼把你的手捆绑在身前而不是身后。同时,贼在捆绑时,你要尽量把肌肉绷紧。当逃脱时,手从身前容易挣脱绳子,绷紧的肌肉一旦松下来,绳子就不会捆绑那么紧,也容易挣脱。
放弃:如果钱被翻出来了,不要和贼搏斗。
劝说:想办法劝解或感动贼,比如拿药给贼擦伤口等,让贼放松警惕。
切记:晚上有贼进门后,不要主动开灯。因为贼并不熟悉你家里的环境,而你自己却熟悉。同时不要出声,尽量别让贼知道你在什么位置和家里有几个人,然后再找机会将贼制服。
家中已经被盗怎么办?
保护好现场,不随意翻动。
及时与大人、公安、保卫部门联系。
存折、信用卡被盗后尽快到银行办理挂失手续。
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并提供尽可能多的情况。
除了如何防范坏人
以下家居安全知识也要及时注意!!!
高空坠落
坠落是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损伤原因,大部分是从窗户、家具、楼梯和游乐设施上坠落。因此,要避免把家具放在窗户下面,这会引诱这些小小爬行能手去探险。从窗户坠落大部分发生在春天和夏天,因为这时候窗户很容易打开。如果您想打开窗户,一定要先打开上面的窗户,而不是下面的。如果做不到,请在下面的窗户上安装安全护栏或屏风,只有成年人或大一些的孩子在紧急情况下才能从里面推开。
夏季窗户保持开启状态,阳台未安装防护栏或安装防护栏不规范,孩子单独在此处玩耍很容易坠落。因此家中的窗户、阳台、扶梯等要安建筑规范标准加装护栏,养成随手关窗的好习惯,并告诫孩子不可攀爬。
烧烫伤
夏季衣着单薄,皮肤暴露较多,是儿童烧烫伤意外的高发期。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让孩子尽量远离火源,少进入厨房,热水壶、汤锅、打火机等危险物品放在孩子不易触及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家中暖壶等高温容器放在高处或孩子不易碰到之处;2.在厨房做饭时,人不离开或关上门,以防止孩子突然闯入;3.做饭时,将热壶把手尽量朝向炉灶后壁,使孩子不易碰到;4.点火用具,如打火机,火柴放在孩子不易取到之处;5.煤气不用时关掉总开关,以防孩子模仿点火;7.当电饭煲等热容器盛有热的食物时,不放在地上和低处;8.用微波炉来加热瓶子里的婴儿食品或奶类,取出后要摇匀并冷却片刻。9.冷水和热水,大人要用手先试过温度后,再给幼儿用;10.不放点火器具(如:打火机,火柴等);11.大人不在床上吸烟;
误吞异物
孩子误吞异物原因很多,如孩子在进食时嘻笑、匆忙或注意力不集中,易将混在食物中的骨片、鱼刺咽下而卡在食管里;有的孩子喜欢把硬币、小玩具等物含咬在唇齿间,稍不注意,随着说笑、惊吓或吞咽口水,就易将异物吞下;另外孩子的保护性生理反射不完善,当其口含异物,在奔跑、嘻戏或受外界突然刺激时,易将异物吞下;或学龄儿童睡熟时松动的假牙脱落而误咽形成食管异物等。
为此,提醒各位家长朋友: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家长及保育人员都要加强对各类小玩物的管理,不要将这些物品放在孩子拿得到的地方,防止孩子随意放入口中;并且告诫孩子不要将小玩物放在口中玩耍。
浴室溺水
儿童溺水的高危场所不仅包括游泳池、水渠、水井等,而且包括浴室。家长要注意家中的浴缸、水桶、洗脸池,甚至是马桶等避免存水过多,要及时排水;孩子洗澡时,家长尽量陪同,以免发生意外。
意外触电是儿童居家安全防范要点的重中之重
儿童触电事故案例
宁波女童插座触电身亡事件,可谓是众多儿童用电伤害事故的典型案例。事件中身亡的女童阿香(化名)年仅3岁,其父刘某和妻子都是80后,湖北人,一年前两人带着三个小孩和父亲来到宁波打工,在鄞州区的农村租了两间平房,小日子过得很美满。然而,去年9月的一次意外,给这个幸福的小家庭带来致命的打击。9月8日,刘某夫妻在外打工,阿香和弟弟由爷爷在家中代为照看。午饭后,爷爷就抱着小孙子到家门口散步,留下阿香和邻居家的同龄女孩在屋内玩耍,没多久就听到屋里传来一声尖叫,爷爷赶紧抱着孙子冲进屋里,却只见阿香直挺挺地躺在地上,手里握着一把铜钥匙。经邻居家的女孩指认,当时阿香拿着铜钥匙玩耍,看到地上有接线板,就把钥匙插入通电的接线板中,瞬间触电身亡。
因为误插而产生的儿童触电事故真是触目惊心,家长朋友们除了在看好孩子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源头解决儿童触电问题,彻底排除儿童触电这个巨大的隐患。
意外触电
触电又称电击,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所致的损伤。是暑期儿童居家安全防范要点的重中之重。孩子活泼好动,对周围环境十分好奇,发生触电事故的概率就更高。一旦发生触电,会出现休克,严重者呼吸停止,心脏功能受损而死亡。
产生原因
孩子对各种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很可能用手指去戳插座、插排、电器的小孔,从而导致触电伤害。日常照明用的电灯开关、灯头损坏或插座插头破损,各种原因造成的电线拉断坠落,孩子若接触到破损部位、断端或进入“跨步电压”区域都会造成触电。
你可以做的
发生触电时,应直接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塑料棒、皮带、扫把或绳子等不导电的东西拨开电线。也可用干燥木板等将宝宝拨离触电处,或用绝缘的带状物直接将宝宝拉离电源。随后拨打急救电话。
当孩子的呼吸、心跳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教育孩子不要用手触摸电器开关、插座,远离垂落的电线、野外用电箱等。
一切家用电器设备(如插座、插排、开关等)远离孩子能触及的地方,并安装安全插座和漏电保护装置。或者购买使用安全系数高的插排插座,插排插座应该有防误插的功能,孩子的好奇心重,对细小的孔洞感兴趣,喜欢用手指或者细小的物品去戳插孔,因此插排的防误插功能是很有必要的。而的出现排除了传统插排插座的这一隐患,上下舱的设计,手指及细小的物品不会进入导电单元,因此不会因为孩子的好奇心而发生触电。
遇到危险不仅只有!
记住12,关键时刻发短信能救命!
益小青科普一下短信报警!
危急时刻,如果不能打电话报警,
发短信能救命!!!
短信报警平台:12,扩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