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宝宝手指烧伤
小孩子手烧伤
烧伤烧伤医院
小孩烧伤用药
感染烧伤膏
小儿轻度烧伤

三伏贴烧伤儿童皮肤,透露了中医弊端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

近日,医院今年三伏贴后,大量儿童皮肤被烧伤,触目惊心。据传相关领导已经被问责,但是从整个事件来看,引起我们中医反思的东西太多。

三伏贴疗法,文献最早出现在清朝初年,见于《张氏医通》,治疗哮喘里面一个类型——寒哮。所以三伏贴的应用范围很窄,治疗的时间也很短暂。所以,几百年并没有大范围运用或成为主流的治疗方法。反过来思考,古代医疗条件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如果真有这么简便廉验又治百病的疗法,早就风靡中华了。近年来三伏贴才真正“深入人心”,与各种机构的大力宣传有关,背后都是利益。

首先,医院三伏贴的号都是抢来的,许许多多的人很本没有机会抢到号,所以没有机会去贴敷,享受不到,只能“望三伏贴兴叹”。中医产生于小农经济,过去许多名医都是经营的高手,结交官宦名流,搞饥饿销售故意限号,《老中医》这部电视剧就无情地揭露过,很搞笑。

有一个跑业务的病人,认识时间久了有时也啦啦家常,他说他以前往返各个大城市,经常看中医,看过许多名医。他说自己虽搞了二十年营销,发现营销高手都在你们中医队伍中,有些大夫能把号设定到最佳的人数,既能吊着你的胃口,还能让你感觉有希望,坚持不懈。最终也不会流失患者,也能显现出自己是大腕,并且这些患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挂上了号,格外珍惜,医从性也好,不会不来复诊,我随之而笑。

还有人对我说,我相信中医有疗效,但是你们中医都很能吹,云山雾罩,能说会道,自圆其说,敢打包票,不如西医严谨。确实,现代许多名医的背后都是有推手和运作团队的,如同几年前的张某本,连医师证都没有,病人挂号都挂到几年之后了,这病人也太疯狂了。最近三伏贴就是过度宣传,夸大了疗效,并编了一套内行人一看就是忽悠的说辞。

过度地没有底线地夸赞,其实和骂人差不多,看看文革期间,那些对领袖的赞美,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不就是骂人吗?中医界,作弟子的过度地没有底线地吹嘘他老师,吹嘘其团队,其真正目的不过是变相地抬高夸大自己,这是欺师灭祖的最高境界,迟早会害了整个中医。

踏踏实实做中医,根据自己体力,如同爬树自然而然,能爬多高爬多高,自己能爬上去自己也就能撒下来。但是,一旦被吹嘘拔高,被人用绳子拽到树梢之上,不是自己爬上去了,自然也就没有能力爬下来,所以一阵小风吹过就有可能被刮下来,摔得很惨。

最近我研究了八九十年代,那些风靡一时后来又销声匿迹的疗法、名医、学派,起初的确都是有一定疗效与水平的,只因吹牛过了头,导致万劫不复。做中医的想出名,想过过当名医的瘾适当地吹吹即可,吹大了,一旦牛皮被吹破,也没地去弥补。

更多干货文章,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shanga.com/ssssyy/1473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