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字14图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其实,宝宝可能是被疝气缠上了小儿疝气如果严重的话,不但影响儿童的发育,更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划重点
01
什么叫小儿疝气?
医院大外科、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朱仁武表示,小儿疝气存在两个名词概念,一个是“小儿”:特指年龄为14岁以下患儿;另一个是“疝气”或者“小肠气”,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
小儿疝气,绝大多数是先天性因素造成,因此在婴儿时期就会发现腹股沟区或者脐孔可复性包块,通常在换尿布时发现,较大的小儿则多于入浴时或健康门诊时发现的。
典型症状就是腹股沟区或脐孔出现可复性包块,时有时无。包块在站立或哭闹时出现,平卧多可自行消失或用手按压后消失。
划重点
02
哪些情况下需要手术?
一周岁以内儿童通常不主张手术治疗,平时可用疝带包扎,给发育中的腹肌以加强腹壁的机会,有可能自行愈合机会。若出现疝嵌顿情况,也应及时治疗。
若小儿一周岁以后,随着生长发育,疝气经常复发,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脐疝患儿如果年龄在4岁以上或脐环直径为2~3cm及以上者,应考虑手术。
划重点
03
有哪些常见手术方式?
小儿腹股沟疝发病多为先天因素,和成人疝需要植入补片治疗不一样,只需单纯高位结扎即达良好治疗效果。
针对小儿疝主要的手术方式是疝囊高位结扎,其中以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手术优势更明显。
划重点
04
小儿疝气,术后会不会复发?
一般情况下疝气手术治疗后随着小儿生长发育,很少复发。但极少部分疝气在手术后仍存在复发的风险,原因可能和医生手术经验、方法或者术后护理不当、患儿自身因素等原因有关。
划重点
05
疝气发作需注意什么?
朱仁武医师提醒,疝气发作时,最需要担心的是发生嵌顿疝,如果不及时处理,肠管会渐渐坏死,进而引起腹膜炎,非常危险。
家长们平时注意让孩子避免剧烈运动及增加腹内压因素,如剧烈哭闹、咳嗽、用力大小便等。
划重点
06
日常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患儿平时应尽量减少奔跑与久立、久蹲,适时注意平躺休息。
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哭闹、咳嗽、便秘、生气、剧烈运动等。
疝气坠下时,用手轻轻将疝气推回腹腔。
增强营养饮食。
要及时就诊,随着病情的拖延,疝气包块逐渐增大,会给治疗带来难度,腹股沟疝容易发生嵌顿,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小儿疝气均应尽早接受彻底治疗。
本期嘉宾
市中西医大外科、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朱仁武
浙江省中西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温州市中西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温州市微创外科分会委员,温州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温州市抗癌协会大肠癌分会委员,温州市卫生雄鹰人才,温州市人才工程。
擅长:甲状腺、肝胆、胃肠及成人和小儿疝的外科诊治。
周二全天
部分来源:健康导医
编辑:张李琦
排版:张李琦
审核:陈冠儒
配图来源:网络
本文由医院宣传统战科编辑发布,如侵权或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