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为“世界肾脏病日”。
3月9日,潇湘医院了解到,随着肥胖率的上升,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
医院就诊儿童肥胖检出人次大幅度递增,该院5年间收治的肾脏病儿童有上万人。
昨天上午,医院肾脏风湿科,胖嘟嘟的小天躺在妈妈怀中,脚上还留着滞留针。
小天现在2岁3个月,出生时体重8斤半,9个月大的时候,突然出现发烧、呕吐、腹泻症状。“打了几天针都没用,后来身体都浮肿了。”刘女士说,当时以为是普通的肠胃炎,治疗未果后转院,被确诊为肾病综合症,“我们查了基因,和遗传没有关系。”
▲3月9日,医院,因肥胖而引起肾脏问题的小女孩打着哈欠。
医院数据显示,近几年,该院就诊儿童肥胖检出人次大幅度递增,年为人,年为人,年为人。
从年到年,医院肾脏风湿科总门诊量达人,住院病人数为人,住院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炎综合症、孤立性血尿和泌尿道感染。
医院肾脏风湿科副主任医师吴天慧表示,儿童肥胖更应引起重视,药物的治疗固然重要,但预防肥胖才是根本。
本期指导专家
医院肾脏风湿科副主任医师吴天慧
现状
我们总喜欢喂胖孩子
我们总想往孩子嘴里塞东西,看着孩子傻傻地吃东西,变胖,就很开心。
家长的这种行为,既可能因为他们童年时太饥饿,
所以心里住着永远吃不饱的小孩。
也可能是他们想爱孩子,
但其他方面,不知道怎么做,
而觉得自己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喂孩子吃。
在不少父母眼中,孩子能吃,长胖了,
说明孩子健壮、能长大个,
说明自己养育的成功。
如果在喂养中,喂养者有权力欲,那么孩子拒绝起来相当不易。
或许来源是,
这种喂养中本身藏着的一种逻辑就是:
我喂你,你要心甘情愿接受,否则就不是好孩子,而我会很愤怒。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家长喜欢攀比。
家长们有一个误区,
互相之间喜欢比较谁家孩子胖或者吃得多,
那么体重轻了饭量少的家长就觉得没面子,
回家就容易逼迫孩子多吃。
但每个孩子都有体质差异,只要是孩子能吸收的量就是合适的量。
或许是在上面这些观念下,中国的孩子往往会被“不许剩饭”、“快点吃、多吃点”这样的话语霸凌着童年。
正解
健康的孩子是这样的
父母和老人应该明白一个观念,就是养的胖≠养得好。
只有宝宝的身体指标曲线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
不要一味的追求养一个胖宝宝。
比如目前判断孩子胖瘦的指标,一般会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体重-身高/身长」曲线图来评估。只要孩子的体重-身高/身长数据对应的点在最上面和最下面的黑线之间,而且长期平缓无较大波动,那么就说明宝宝的成长情况良好,属于健康范畴。
0~5岁女孩的身高/身长-体重曲线。(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0~5岁男孩的身高/身长-体重曲线。(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危害
你的孩子会变的自卑和不健康
儿童肥胖带来的首先是生理危害。
婴幼儿期的肥胖不仅影响儿童健康,且与成年期各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出现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睡眠呼吸障碍、脑血管病(冠心病、中风、房颤、心衰等)等疾病的风险要明显高于其他孩子。
还有就是上面新闻中提到的,容易患上儿童肾病综合征。
而其中一种令人惊讶的危害就是性早熟(尤其是女宝宝)。性早熟会让宝宝提前停止生长和发育,影响成年后的身高。女宝宝还可能会在成年后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甚至影响生育。
心理危害也不容忽视。
孩子也是有审美能力和自尊心的!
外界所说的胖人开朗乐观,其实并不是全部的真相。也许一部分肥胖者可以拿自己的体重自嘲,但多数人还是介意的。而这种介意,在孩子身上表现会更为明显。
当你带着孩子去买衣服,走进一家店,孩子很喜欢一件衣服,然后想试一下,那个服务员打量孩子后,用很抱歉的语气说:我们没有这个号的时候;
当你的孩子发现自己跑跑跳跳都比不过自己的同龄人,运动会的项目班级只想让他参加拔河,并把拔河的绳子绑在身上的时候;
当孩子被同学、朋友甚至自己的家长有意无意的贴上“胖墩”“肉虫子”这样的标签,还要学会习以为常,甚至要报之一笑的时候……
总有某一个时候,孩子的内心是在哭泣的。
也许家长不一定看得见,
但是家长应该对这种伤害有所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自卑,
不愿意与他人打交道,
变得孤僻、内向。
时代不一样了,
育儿观念也要转变了。
给孩子多吃点并不是真正的养育,
“肥胖”也不是定义孩子健康的标准。
科学饮食、健康饮食,
不要让孩子因为饮食问题而体重超标,
这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新闻部分采写丨张树波吴雯芳
资料综合编辑丨枪手
资料来源丨今日医线(ID:yixiandaily)武志红(ID:wzhxlx)《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欢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