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特别爱出汗,尤其是头部,一吃奶就满头大汗的,刚睡下那会也是,头上摸上去还是湿嗒嗒的,有时背部的衣服也是湿嗒嗒的。妈妈们很是疑惑:这是缺钙了还是体质太虚弱了?要不要补点钙或什么呢?宝宝怎么这么爱出汗,连睡下了也是满头大汗的,这是为什么啊?
其实,宝宝出汗大多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家长并不需要过于担心,那么造成快来看看宝宝出汗多,都有哪些原因呢?
宝宝出汗生理特点:
①宝宝处在生长发育期,新陈代谢快,随着汗腺发育,宝宝出汗就会增多。
②神经系统未发育完全,不能很好地调节体温和汗腺,稍有刺激,就易出汗。
③宝宝活动量大,产热量大,要靠蒸发的水分散去过多的热量。
哪一天突然不出汗了,家长们就要注意了,宝宝可能要发烧了!!!
以下宝宝多汗的常见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现象:
●运动嬉闹时:宝宝活泼好动,活动量增加,出汗就会增多。
●吃奶时:宝宝吃奶要用力吮吸,脑袋与妈妈身体贴得很近,就容易满头大汗。
●进食时:不管白天还是夜晚,进食时,身体就会产生热量。
这两项的出汗的另一原因:食物动力作用
睡觉时:白天活动量很大,夜晚奶睡或睡前食用高蛋白食物,睡觉后都容易多汗。一般1~2小时后进入深睡,汗会慢慢减少。
●情绪刺激:兴奋、惊吓、哭闹后,情绪刺激会使汗腺分泌增加。
●温度把控错误:开空调后,担心宝宝冷,下意识给宝宝多穿盖,也易出汗,且长时间捂着不擦干容易长痱子。
新陈代谢旺盛宝宝处于生长发育快速的阶段,新陈代谢相对比较旺盛,再加上小儿活泼好动,不停地折腾,出汗自然也会增多。
白天宝宝活动量大时,可以给他们在背后塞一条汗巾,活动后擦干汗水,并及时更换弄湿的汗巾和衣物;给宝宝选择的贴身衣服,最好以透气性好,吸水性较强的纯棉材质的为主;晚上睡前不宜玩得太过于兴奋,睡前一个钟尽量以安静的亲子活动为主,一般刚入睡半个钟内出汗多,都还算是正常的现象。
吃出汗很多小孩有在睡前喝奶的习惯,人体在进食后,机体会产热(食物动力作用),即便睡着了,这种进食后产热的现象也是会存在的,尤其是在进食了高蛋白食物后这种产热的现象就会更加明显了,因此,宝宝如果吃着奶睡着了,或者刚吃完奶就睡,入睡后还是可以见到他们满头大汗的。
正常的生理现象,方法同上,出汗后注意给宝宝擦干汗水,以免风吹后受凉。
捂出汗很多家长总担心孩子着凉感冒了,于是总会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判断宝宝的适宜温度,睡觉时给宝宝盖得厚厚的,捂得严严实实的,窗也是关得严严实实的。
要注意居室的通风,宝宝入睡后,不宜捂得太严实,怎样才是一个合适的度呢?家长可以摸摸宝宝的手脚及颈后背,如手脚温暖,颈后背温暖而不湿润,则是合适的。
“病”出汗虽然大多数宝宝的出汗问题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宝宝除了出汗多,还有其他的一些表现,则需警惕疾病的可能。
佝偻病:如果宝宝除了汗多,还有易激惹,烦躁、夜惊、方颅、肋外翻、鸡胸、漏斗胸、O型腿、X型腿等表现,则有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一旦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并适当晒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转化。至于是否需要额外补钙,则需要做了相应的检查,明确有缺钙的情况下再进行补充。
结核:如果在排除捂得太多的情况下,宝宝不仅前半夜出汗多,后半夜及天亮前也爱出汗,除此之外,还伴有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特点,则应警惕是否患有结核病。
如怀疑宝宝感染了结核,医院做胸部CT检查或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断、及时治疗,一旦确诊,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
大病之后:有些小孩在大病、久病后身体比较虚弱,也会出现有出汗比较多的现象。这是因为病后儿童需要追赶生长,基础代谢率增高,以及各种营养元素不足导致
像这种情况的出汗多,主要以补充营养物质,食品多样化,也可以试用中药儿童健脾扶正。
声明凡本平台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仅用于个人学习及科普推广,采用的非本平台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与版权者联系。如果本平台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函告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选择恒生,相伴一生,更多精彩内容欢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