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宝宝手指烧伤
小孩子手烧伤
烧伤烧伤医院
小孩烧伤用药
感染烧伤膏
小儿轻度烧伤

5个月婴儿烧伤致残,ldquo夺命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8708944.html

年以来

全国发生电动车火灾事故起

时隔4个月后,成都电瓶车电梯内起火致5人受伤一案有了进展。9月24日,受伤女婴母亲刘女士称,成都成华警方已以失火罪将该案移交检方提起公诉。

今年5月10日,四川成都市成华区一小区电梯内电动车爆燃,造成电梯内5人受伤,其中一名仅有5个月大的女婴全身烧伤面积40%,她的外婆全身烧伤面积达到75%。

在上述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出台相关政策,严禁电动车等进入居民小区、办公楼等人员密集场所。8月1日,《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正式实施,也严格规范了电动车停放以及电动车充电等相关问题。

5月10日,成都成华区电动车起火致5人受伤。图/网络截图

然而,由电动车酿成的悲剧仍时有发生,就在9月20日,北京通州区一小区租户将电动车锂电池带回家中充电,电池爆炸起火造成5人死亡。

不容忽视的是,有统计显示,我国电动自行车年销量超过万辆,电动两轮、三轮自行车保有量已超过3亿辆,并且仍在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停放难、充电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原本让人们出行更加便利的电动车,缘何变成了“伤人”甚至“夺命”工具?

5个月女婴被烧烧伤致残

今年5月10日傍晚,成都市成华区丛树家园小区一电梯内电瓶车发生爆燃。一名年轻租户刚将电动车推进电梯,不到一秒钟,电动车突然冒出白烟,燃起大火,此时电梯门已经关闭。这场火情造成5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一名5个月大的婴儿全身烧伤面积40%,其外婆全身烧伤面积达到75%。

事发后,老人和孩子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治疗,情况不容乐观。由于难以承担高额治疗费用,家属两次通过筹款平台向外界求助。9月26日,受伤婴儿母亲刘女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两人治疗费用已经接近万元。

刘女士称,目前,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生活仍然不能自理。医院床位紧张,已在8月初出院,但孩子全身疤痕增生严重,双手手指仍然比较僵硬,功能还未恢复。“医生说等到孩子三四岁时还需要做扩张手术,10岁左右还要做疤痕相关的手术,未来至少需要10年时间恢复”。

事发后,成都市成华区消防部门曾进行事故调查,认定起火原因为电动自行车内蓄电池热失控引发火灾。刘女士提到,消防部门在调查时发现,事故电动车为私自组装且经过多次转卖,电动车所用的电池也是二手报废蓄电池。

7月18日,杭州玉皇山路电瓶车在行驶过程中自燃,车上父女被烧伤。图/网络截图

目前,成都市成华区警方已将收集的相关证据移送至检察院,检方将以失火罪对相关责任人提起公诉。刘女士透露,事发时,电动车车主已经搬离小区,车辆被留给室友使用。事发后,推电动车的租户烧伤面积也达到20%,医院见过一面,此后再无联系。

与此同时,法律援助律师正在收集电瓶车电梯自燃事件相关证据、材料,待老人好转之后做了伤情鉴定,刘女士和家人将向事故相关责任主体提起诉讼,包括电动车车主、推电动车男子、物业、电动车电池销售方和组装人员等。

“除了物业,那些人都是社会底层人员,其实也没什么钱,我们能得到的经济赔偿可能也不会很多,但我们还是要走法律程序,为老人和孩子讨一个公道,同时也起到社会警示作用。”刘女士说。

电动自行车事故频发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电池爆炸引发的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中国新闻周刊检索发现,裁判文书网上,涉及电动车起火引发伤亡事故的文书超过份。据统计,年至年,电动自行车引发一次性死亡3人及以上的火灾事故累计达到34起,共造成人死亡。

在成都电动车电梯内起火事故发生后不久,7月18日,杭州一辆电动车在行驶中起火爆炸,车上父女二人被严重烧伤,消防部门初步判断,电动车起火的原因是后期更换的锂电池故障;就在同一天,湖南长沙雨花区一自建房一层楼梯间存放的电动车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12人受伤。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7月发布的消息显示,年以来,全国发生电动车火灾事故起。从火灾场所看,居民住宅、自建房和沿街门店是电动车火灾高发场所;从发生月份来看,电动车火灾随气温升高呈逐月上升趋势,其中,6月发生起,比1月增幅高达56%。

为何电动车爆炸、起火事故频发?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锂电池由于能量较高、轻便、耐用等优势,备受市场青睐。但也因为生产过程不规范、使用操作不当等问题,容易发生起火、爆炸等事故。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也提到,电气故障和自燃是造成电动车火灾的主要原因,而过度充电、电池单体故障、电气线路短路是导致电动车电气火灾的根本原因。

刘彦龙称,目前电动车大多采用电池和车辆分开的形式销售。锂电池生产企业较多,许多不规范甚至三无企业混在其中,消费者可能会因为价格低廉选择一些杂牌电池,质量难以保障。另外,消费者私自改装电动车、电池,也容易破坏整车电气线路的安全性能,这也增加了安全隐患。

事实上,对于电动车及电池火灾事故的防范,有关部门早已出台规定。年12月,公安部发布《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要求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行为、严厉查处违规停放充电行为;年4月15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原来的部分条款强制改为全文强制,增加了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电器保护等技术指标;年7月1日,《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不过多个专家认为,《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目前仅是一个推荐性国标,即企业可执行,也可不执行,应该将其上升为国家强制性标准。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刘彦龙建议,应定期对电动自行车企业进行检查,对存在安全问题的企业进行追责,杜绝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同时,可以考虑对电动车实行编码制度,即一款车对应一块电池,防止经销商私自替换电池。“如果编码不一致,就证明经销商换过,或者消费者自己换了电池。对于生产厂家来说,能对自己生产的电池做一个保障,也防止低劣电池混入市场”。

同时,消费者也应遵守使用办法。刘彦龙称,除了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品牌电池外,消费者还要规范使用电动车及电池,如不违规改装,在充电过程中尽量使用匹配的充电器,防止过度充电、线路老化,定期检测和维修保养等。“其实发生火灾的原因也不仅仅是电池问题,比如线缆老化引起短路、充电器出现问题等,也会引起火灾,这都需要警惕”。

“上楼”难题如何治理

在成都电瓶车电梯内起火致5人受伤事件发生后,禁止电动车“上楼”也成为各地管理部门和物业部门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shanga.com/grssg/164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