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曾传过一则视频监控,其内容让人看得十分揪心。
(建议wifi下观看)
视频里,两位大人正带着一个小孩在火锅店吃饭,孩子坐在靠走道的位置上。
服务员端着疑似锅底热汤路过时,突然脚底打滑,一锅热汤直接扑洒到小孩身上!!!
天啊!每个当父母的看到这一幕,心里都是一颤啊。
这孩子这么小,脸部烫伤、胸部烫伤,都不是小事啊!
视频中大人赶紧去看孩子伤势,手忙脚乱地脱衣服……这过程中也要多注意,烫伤后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让孩子受伤加重。
意外总是离我们那么远,似乎只在新闻中看到;但意外又往往离我们这么近,一旦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家长往往措手不及。与其事到临头手忙脚乱,不如提前做好功课,以防万一。
请牢记这些紧急处理办法:
“冲、脱、泡、盖、送”是常用的烧烫伤急救五字诀,缺一不可,顺序也不能乱,家长一定要牢记在心!
一冲
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至疼痛明显缓解,让引起烫伤的热量被完全带走,这是烫伤急救最最关键的第一步,目的是中和余热,尽可能减轻损伤。
强调“立即”两个字:一旦烫伤,应该马上用凉水冲洗,越快越好。在开始的新闻中,如果家长在孩子烫伤后先做这一步,而不是医院后处理的话,孩子的烫伤很可能不会那么严重。
记住,居家环境,小面积烫伤后第一件事情不是找牙膏、酱油或锅底灰抹患处,也不是慌乱打电话去叫人,而是马上、尽快、立即用凉水冲!!!冲的时间要足够,冲至疼痛明显缓解或至少15分钟。
二脱
在冲够时间后,再轻轻脱下患处的衣服。及时脱去衣服可以避免余热的持续损伤,脱下有困难时可用剪刀剪开衣服。
但如果衣物已经严重粘连,就不要硬脱,否则可能会连皮带肉一起撕下来,这时只需轻轻地把患处周围的衣服剪开即可。
今年夏天武汉有一起病例,1岁多的孩子扑倒了桌上的开水杯,被烫得哇哇大哭,奶奶一慌神,立即把孩子身上的衣服和纸尿裤揭下,结果造成了宝宝腰侧皮肤撕开有巴掌大的创面,受到二次伤害!让人非常痛心。
三泡
经过了前两步的处理,用一盆冷水浸泡约30分钟,记住只用凉水就可以了,不要用冰块,更不要在伤口上抹任何东西!
冰敷因为温度太低,会导致创面下血管强烈收缩,不利于恢复。在伤口涂酱油、牙膏、红药水、紫药水等,不仅没有治疗烧烫伤的作用,有时还会使受伤皮肤变色,掩盖创面,使医生无法立即确定创面的大小和深度,给后续的治疗带来困难。
四盖
用清洁敷料覆盖以保护创面。
不要做!民间传有“乳鼠油”“青鼠油”等偏方,号称治疗烧烫伤有奇效,但事实并非如此。乱抹东西会增加清创难度,增加皮肤损害的风险,对患者而言没有任何好处。济南有一位爷爷用獾油给烫伤的孙女涂抹伤口,结果非但没有减轻症状,反而延误病情,导致孩子送医时已休克,差点酿成惨剧!
再次强调不要在伤口上涂抹任何东西!
五送
上面四个字做完之后,医院诊治了。
小面积热水烫伤后最重要的处理是五字真言的第一字——冲!应立即以大量凉水(最方便的是自来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脱去或剪开被热水沾染的衣服,用清洁布料覆盖后送医。
不过,儿童烧烫伤,最重要的是预防。
学完上面的急救措施,我们再来看看如何有效预防宝宝烫伤,保护孩子免受伤害。
做到以下8点,有效预防宝宝烫伤:
1、家中饮水机一定要上锁,或者放在宝宝不易碰到之处。冬天使用取暖器,要注意安全。
2、给宝宝洗澡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给宝宝洗澡前用手试水温。
3、厨房是最容易发生烧烫伤的场所,不要让宝宝在厨房玩耍。注意关好厨房门(特别是做饭时)防止宝宝的突然闯入。微波炉中取出食物时,确保宝宝不在周围。电饭煲等热容器当盛有热的食物时不放在地上和低处。端热汤上桌时注意防止宝宝突然跑过来撞到。
4、教育儿童不要玩火。点火用具放在孩子不能取到之处。煤气不用时关掉开关,以防孩子模仿点火。
5、白炽灯、射灯等打开时温度都很高,不要让宝宝摸到。家里最好用温度不高的节能灯、日光灯。
6、给宝宝玩电动玩具时,要检查其电路和电池的完好。不要边充电边给孩子玩充电式玩具。
7、选购安全的烟花爆竹,不要让儿童单独燃放烟花爆竹。
8、教给孩子消防和急救常识,让他学会保护自己。
愿我们的孩子们,都远离烧烫伤,远离意外伤害!
---------------------------------------------------------------------------------------------------
儿童烧烫伤家庭自救——五大误区
在日常生活中,火焰烧伤和热水、热油等热液烫伤最为常见,但很多家长朋友们都不知道烧伤烫伤后该如何正确处理。于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或各种民间流传,盲目往伤口上涂牙膏、鸡蛋清、酱油等,以为这样可以快速保护皮肤。事实上,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这些行为除了不能缓解病情外,还给医生救治带来了很多困难。下面小编为您解读烧伤烫伤的常见误区与正确做法。
误区
误区一:给创面涂抹牙膏、鸡蛋清、紫药水等
治疗烧烫伤的民间“良方”,如在创面上涂抹牙膏、鸡蛋清、紫药水等,都是不科学的。不仅没有治疗创面的作用,甚至还会掩盖病情,使医生无法立即确定创面的大小和深度,医生施救时必需先清洗干净这些物质,反而会增加患儿的痛苦。所以您不清楚这些物质的理化特性时,千万别乱用了,以免让您孩子的创面雪上加霜。如牙膏有许多种,有酸性,有碱性都具有很强的刺激性。不分青红皂白地将牙膏等涂在创面上,很可能侵蚀创面、加重损伤程度。
正确做法:
烧烫伤后立即将创面经流动冷水持续冲洗后,不要涂抹任何药物,用干净、清洁的毛巾或敷料包裹保护创面。然后,将患儿送到有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解惑
误区
误区二:将水疱表皮剪掉
发生烧烫伤后,患处很容易起水疱,有些家长朋友用剪刀把皮挑破并剪掉。这一做法其实是将封闭的创面变成了开放的创面。皮肤是人体的天然屏障,失去皮肤保护会增加创面感染机会、延迟创面愈合时间、增加瘢痕形成机会。
正确做法:
烧烫伤后尽量保持水疱表皮的完整性,如水疱不是很大,表皮没有破损,则无需挑破,一方面保持了皮肤的完整,细菌不易侵入,避免发生感染。另一方面保留皮肤能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若水疱过大或其位置在关节等活动频繁处以及容易受摩擦的地方,为避免不小心弄破水疱,造成更大的创面,可用无菌针头将其刺破,挤出水疱中的组织液,将水疱表皮原样覆盖。
解惑
误区
误区三:烧烫伤后立刻涂抹药膏
许多家长朋友们家里也许备用着各种药膏,孩子发生烧烫伤后,立刻涂抹各种所谓的“消炎”宝贝。其实烧烫伤后立即涂抹药膏会让热能包裹在皮肤上继续损伤皮肤,加重创面损伤程度。
正确做法:
烧烫伤后立即将创面经流动冷水持续冲洗后,不要涂抹任何药物,经医生诊治后遵医嘱使用各种药物。
解惑
误区
误区四:给患儿大量喝水
烧烫伤患儿早期容易出现口渴,此时切忌不要在短时间内喝大量白开水、矿泉水、饮料或糖水,以免引水中毒等并发症。
正确做法:
可以给患儿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以补充烧烫伤后减少的血容量,防止或减轻休克。
解惑
误区
误区五:夏天烧烫伤后不能包扎,会“捂坏”
错!皮肤是人体最重要的屏障,一旦皮肤破损缺失,细菌就“有孔而入”了,所以烧烫伤后,如何保护创面不被细菌侵入是最重要的,通过清洁或无菌敷料的初步包扎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敷料能够吸收创面渗出的组织液。
正确做法:
发生皮肤发生烧烫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之后,用家里现有的清洁或无菌的敷料覆盖创面,阻隔细菌污染创面,医院救治。
解惑
资料参考:欧茜医生,有温度的医疗,有态度的医生;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