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出门在外
不带几个暖宝宝都驱散不了寒意
但近日
广州一男子就因为暖宝宝上了热搜
该男子身上贴了七个暖宝宝
结果因为操作不当
导致背后“冒烟”
暖宝宝的使用不当
其实会造成严重的低温烫伤
瘫痪残障人士需特别注意!
暖宝宝产生50-60℃的温度,贴在衣服外部再传递给人体,皮肤能够适应甚至感到舒服,让我们常常忽略了保护皮肤,有时候会忘了取下来。
暖宝宝长时间与某处皮肤接触如同“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低温烫伤。近些年,暖宝宝已经成了造成低温烫伤的主力军。
低温烫伤常见的原因为暖宝宝、热水袋、取暖器使用不当,低温烫伤的热源温度虽然不是很高,但如果接触时间长,热能可以从表层向深部组织传导,造成皮肤真皮深层甚至皮下深部组织的损害。
另外,低温烫伤的面积通常比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位于足跟、足底、小腿胫前、臀部等,早期外观往往只是一个个小水泡,容易被忽视。
但低温烫伤的创面往往比较深,损伤常常深达真皮深层甚至全层皮肤坏死,即临床诊断的深II度或III度烫伤。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创伤容易演变成溃烂,并向深处发展。
由于低温烫伤创面小、深度大,导致愈合也比较困难,常常几个月都难以痊愈,有些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坏死组织。
如何避免低温烫伤Tips
!
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
暖宝宝发热的最高温度可达63摄氏度,可持续保持12至20小时均匀发热,作用在同一部位的时间过长,就很有可能引起低温烫伤。
尤其是冬季,人在户外对于温度的感知变得迟钝,热量在皮肤累积后,低温烫伤的概率会更大,因此一定要贴在内衣外侧。
!
不适合与其他取暖工具一起使用
如果身上已经贴了暖宝宝,千万不要再使用取暖器等设备,以免局部温度过烫灼伤皮肤。
!
不能在睡觉时使用
睡觉时被子能起到保暖作用,使暖宝宝产生的热量不能散发出去,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人体在睡眠时感知能力下降,更容易被烫伤。
注意事项
以下5类人群,使用暖宝宝时要格外小心:
1.婴幼儿
婴幼儿抵抗寒冷的能力比较差,更需要取暖物品,但他们的表达能力欠佳,如果家长未能细心照顾,很容易导致低温烫伤。
2.儿童
儿童虽然具有表达能力,但是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往往忘记自己取下暖宝宝,也需要在家长监督下使用。
3.老年人
老年人因年龄原因皮肤感受迟钝,对温度刺激反应不灵敏,在低温持续作用下易被烧伤。
4.皮肤感觉功能暂时或永久减退的人群
麻醉术后患者、瘫痪、局部皮肤感觉功能减退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暖宝宝,如果使用,需要旁人精心照顾,避免低温烫伤。
5.创面难愈合人群
糖尿病人群、部分皮肤病患者在烫伤后容易出现创面不愈合的情况,并形成慢性溃疡,使用暖宝宝前需咨询医护人员。
暖宝宝虽好
但需要正确使用哦~
来源
深圳残疾人、潇湘晨报
近期
热点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