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的夏天,车子在太阳底下随便晒一晒,坐进去就跟蒸桑拿一样,很多人启动车后第一件事都喜欢把空调打开!不过,你知道吗?这个常见的习惯,不仅会伤害你的爱车,更可能让你身处险境!扬州市民詹先生带着母亲和女儿差点就出事!
01坐进暴晒车,女儿全身烫起泡前几天,詹先生带着母亲和女儿去看家具。车就一直停在烈日下暴晒。三个小时后,三人回到车上,女儿坐在副驾驶上,才一会就哇哇哭,哭着喊烫。当他准备叫坐在后座的母亲照看女儿时,一回头,母亲靠在座位上汗哗哗的,才意识到出事了,赶紧停车将母亲和女儿都抱了出来。
詹先生一看,女儿身上被烫伤,起了不少泡;母亲苏醒后,在路边休息了半个多小时,喝了一些水后,才清醒过来。詹先生说,车内温度太高,他一上车就开了空调,本以为能降温,但还是出了事。
无独有偶,前几天浙江的何女士,开车出去办事,将车子停在路边大约3个小时,中午她开车准备回单位。“车里很闷很烫,我马上开空调降温,但坐进去时还是有点烫。晚上回到家就感觉头痛两腿发软,发现自己中暑了,后来经刮痧治疗才消暑。
02烧烫伤怎么办?"冲脱泡盖送"五字记牢每年夏天,是烧烫伤意外的高发季,其中又以儿童居多。很多家长因处理不当,造成创面严重。那么,烫伤到底该后如何急救?南昌大学二附院急诊科主任医师介绍,大致可分为冲、脱、泡、盖、送五个环节,若能做到位,将大大降低伤害。
首先,事故发生后,立即用自来水冲患处20分钟至半小时,水流不宜过急。若患处有衣物发生粘连,直接用剪刀剪开,避免用力拉扯。同时可以往浴缸或浴盆中接凉水,除去衣物后,让伤者冲泡半小时至一小时。
接着,用干净的纱布或床单覆盖伤处,医院。医生特别提醒,面对伤者口渴的呻吟或哭闹,一定要狠下心来,千万不要给喝大量水。由于烧伤原因的复杂性,不是每种烧伤都适合冷疗处理,例如生石灰烧伤等就不适合。还有,不是所有人都能耐受长时间冰敷。
03明明开了空调,怎么还中暑了呢?原来,车辆在烈日下暴晒,车内温度会非常高,再加上车厢相对密封,热气和废气排不出去,导致车厢内缺氧。在烈日下,上车后就赶紧关上车门开空调,殊不知在短时间内刺激下,很容易导致中暑。
研究结果发现,当周围环境温度升至35°C以上,封闭的轿车内部温度会在15分钟内达到65°C。二附院皮肤科主任医师任诗峰介绍,一般情况下,人的皮肤在接触60°C左右时,只能忍受10秒左右。
04上车立即开空调,很伤车!很多车主一上车就把空调开到最大,这是错误的!因为汽车在刚启动时,发动机还没有达到良好的状态,如果这时候打开空调,会增加发动机的负荷。
夏季正常使用车空调的程序:1.上车后,先打开车窗通风
汽车暴晒后,上车后不要急忙着车,先打开四门,通风散发毒气。
2.启动后,先打开风机
启动车辆后,将风扇打开,先不要启动空调(不要按A/C那个按钮)。让风机将空调系统中已经被污染的空气吹走,同时也是将空调系统中的热空气吹走;
3.自然风5分钟后开空调
启动风机吹自然风5分钟后,再将空调按钮按下,打开空调制冷。此时,车窗应该一直开着。
4.空调制冷1分钟后,再关闭车窗
一些车友习惯上车前开好空调,等车内温度降下来了,便直接开车上路了。此时车内的甲醛等有毒物质得不到挥发,全部被吸入体内,长期下来,各种疾病便暴发出来。因此,车友们进入车内,应该先打开车窗通风,等有毒物质释放出去后,再开空调。同时,车友们还可以在车内放一些活性炭包,也对有毒物质有一定吸附作用。
05汽车空调应该这样使用1.不要先熄火再关闭空调先熄火再关闭空调,这样对发动机也是有害的,车辆下次启动时,发动机会带着空调的负荷启动,这样的高负荷会损伤发动机。
最好的做法:在到目的地之前几分钟关掉,这样可以开启自然风,使空调管道内的温度回升,消除与外界的温差,从而保持空调系统的相对干燥,避免霉菌繁殖。
2.适当关闭空调在开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长时间堵车或者等人的时候,如果不关空调,发动机长时间处于怠速运转,汽油燃烧不完全,会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如果周围空气流通不好,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进入车内,还会让车内人中毒!
所以,停车后不要开空调,更不要开空调在车内睡觉!正确的做法是:当车内温度适宜时,最好将空调关闭一会儿,打开车窗透下气。
3.出风口向上降温快在夏季时,若将冷风向上吹,车内的温度会降低得更快;而在冬季时,将热风向下吹,温度会提升得更快。道理很简单,因为热空气更轻,会向上方移动,这种方法对于燃油的节约非常有帮助。
4.内外循环交替切换长时间采用内循环的空调模式会降低车内空气的氧气含量,更容易造成驾驶疲劳。
正确做法:空调刚开的时候,最好先用外循环,温度降低后,再切换至内循环,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切换一下内、外循环,别开了空调以后就不管了。
炎炎夏日,空调确实能给人带来清凉。
但使用不当,不仅毁车,
对人的健康也会带来危害。
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点Zan转发,让更多人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