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小编碎碎念
在很多父母心目中,宝宝“哮喘”算是比较重大的疾病,我之前也不例外。冬季是每年流行性感冒的好发季节,也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高峰。特别是儿童哮喘发病率越来越高。尽管目前哮喘无法根治,但经过长期规范化的治疗,80%哮喘患者的病情是可以得到完全控制或是良好控制的。今天,我就和大家来聊聊有关宝宝“哮喘”的话题。
这些因素诱发哮喘,再不重视就晚了哮喘,即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常见呼吸道疾病。孩子一旦发生哮喘,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等症状。
近年来,儿童哮喘发病率越来越高,引发哮喘的常见诱因有:
1过敏原花粉、悬铃木的毛絮、动物皮屑、羊毛等都可引起过敏,诱发哮喘急性发作。
2精神因素压力及情绪不安也是哮喘的诱因之一。
3非特异性理化因子如吸入烟、尘和植物油、汽油或油漆等气味,可刺激支气管粘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和咳嗽,在气道高反应的基础上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4微生物感染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冬季或气候多变时更为明显。呼吸道感染,尤其病毒感染更易引致小儿哮喘发作。喘鸣是哮喘的标志性症状,虽然对于哮喘没有专门的确诊方法,不过一般在孩子出现3次或以上喘鸣发作之后,大多可以诊断为哮喘。
5气候因素干冷空气是诱发哮喘症状的主要物理因素之一,这也是哮喘孩子常在天气变化、冬季或进入冷空调房间时咳喘增加的重要原因。
6被动吸烟澳大利亚一项长达40年的研究项目已证实,被动吸烟可导致儿童肺功能下降和气道高反应性,从而引起儿童哮喘。特别是家人吸烟,孩子患哮喘病的几率极高。
哮喘给宝宝带来的影响很大哮喘发作时出现的呼吸困难、胸闷或伴咳嗽可引起患儿极度不适,使之经常感到疼痛、不安和不舒服,随之而来的是:
●睡眠不佳:大多会因症状发作从睡眠中醒来。
●心理障碍:常有焦虑、恐惧等情绪障碍。
●活动受限:完全不参加或只能参加部分体育活动。
并且,有研究证实,重度哮喘儿童身高和体重均低于正常儿童,哮喘反复发作还可引起认知功能损害,主要集中在智力、记忆力以及执行功能等方面。
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佳雾化吸入治疗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目前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儿童哮喘。权威指南推荐治疗儿童哮喘吸入治疗为首选,而雾化吸入治疗是吸入治疗方式之一,儿童哮喘的主要治疗药物,如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等的治疗均可通过雾化吸入方式实现。
▌雾化治疗前要注意:
●选择饭前进行雾化治疗,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要让宝宝进食,这样有利于吸入药液后痰液的排出以及避免可能因为药物刺激引起的呕吐。
●雾化前请务必要清除宝宝口腔或鼻腔的分泌物,如口水、鼻涕等,有利于药物进入呼吸道。
▌雾化时要注意:
●小宝宝及病情较重者宜选择面罩式雾化,并紧贴口鼻部,如孩子出现烦躁可暂时移去,以保证吸入药物剂量。此外,在安静或睡眠下进行效果更好。
●较大儿童可采用口含式喷头,手持雾化器应与地面垂直。
▌雾化后要注意:
●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要给孩子拍背,以帮助孩子排痰。
●雾化吸入治疗后,给孩子洗脸或漱口。
别踩宝宝哮喘3大误区对于哮喘的治疗,一些家长存在一些误区,希望大家能及时纠正错误观点,以免对孩子身体造成更大伤害。
误区1:哮喘患儿要使用抗生素
很多家长认为,哮喘是支气管炎导致的,带孩子就医时就会直接说,我的孩子又咳喘了,开点抗生素吧。
父母正确的做法是:其实,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和抗生素治疗针对的感染性炎症,尽管都是“炎症”,但却并非一回事。用抗生素治疗哮喘是无效的,反而会造成滥用危害。所以不要盲目认为抗生素就能解决问题。
误区2:哮喘患儿不喘就停药
一些家长在患儿病情发作时特别紧张,会带其积极就医治疗,但一旦病情得到控制就放松警惕。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只要孩子不喘就好了,不用再吃药。
父母正确的做法是: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给孩子用药。注意:不要太快停药,不要擅自减少推荐的用药次数,不要不经医生的允许就给孩子换药。对于一些孩子的病情来说,医生一次可能开出很多药物来控制哮喘发作,当哮喘症状得到控制后,再逐渐减量。如果对治疗或者用药有疑问,一定要咨询医生。
误区3:哮喘患儿不能吃海鲜
从前文处我们知道了,哮喘与过敏有关,多数的宝宝对海鲜容易过敏,所以家长就很粗暴地不让孩子吃鱼虾蟹等海鲜,想以此来起到防哮喘的作用。
父母正确的做法是:引起孩子哮喘发作的过敏原有很多,海鲜只是其中一种。不给孩子吃鱼虾等海鲜,其实难以起到防哮喘的作用,还可能使得孩子营养不良,体重下降,更易患病。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积极查找诱发还哮喘发作的过敏原,一旦明确日后就要积极避免。对于一些难以避免接触的过敏原,可以考虑让孩子接受系统性脱敏治疗。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吃太多涂有许多果酱和佐料的汉堡不仅会造成动脉阻塞,还可能会增加患气喘和哮喘的风险,尤其是儿童。发表在已出版的《英国医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称,所谓的地中海饮食——多吃蔬果和鱼类等脂肪较少的食物,有助于预防与哮喘有关的呼吸道疾病。
研究人员询问了家长有关孩子日常饮食以及是否被诊断为患有哮喘的问题。研究发现,饮食并不像草、花粉和开花树木等其他诱发喷嚏的过敏原一样会增加敏感性。不过饮食确实和气喘及哮喘的发病有关。每周吃3个以上汉堡、搭配富含糖分汽水的儿童,患哮喘的概率要比其他孩子大得多。不过,研究人员指出,吃太多汉堡可能不是导致哮喘的直接因素,而是一种由许多易引起这种疾病的复杂因素构成的生活方式的一个指标。
误区4:哮喘患儿要尽量少动
“我家孩子哮喘,可以参加体育运动吗?”这是个让家长纠结已久的问题。一直以来,运动被认为是触发哮喘症状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哮喘患儿的呼吸道对环境中许多物质过敏,而体育运动无疑会加速呼吸的频率,吸入致敏物质,使气管和支气管发生过敏性炎症,分泌物增加。呼吸加速后,在短时间内带走很多热量和水分,使呼吸道的温度下降,可导致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常诱使哮喘发作。因此,很多家长就认为哮喘的孩子不适合运动。
父母正确的做法是:事实上,户外运动好处多,有助于肺部功能发育,可使宝宝肺活量和呼吸防御能力增强。反之,运动不足的孩子体质会变弱,造成病情加重。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及我国等国家最新的哮喘控制指南,及年GINA建议:推荐哮喘患儿进行体育锻炼作为总体控制哮喘的一部分,适当的体育运动不会引发患儿症状加剧等不良反应,并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所以,当哮喘病情得到控制后,可以和正常儿童一样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
哮喘宝宝在病情控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日常身体活动和指定的康复运动。日常的身体活动量应该有每日1-2小时的户外活动量。有氧运动、短距离跑、球类运动等都可以改善运动诱发的支气管收缩,改善肺功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哮喘儿童在季节转换时期应避免户外活动。在运动时应先做好热身,让呼吸道慢慢适应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另外,运动时间不宜太长,累了及时休息,出汗及时擦干。
数宝宝呼吸次数
宝宝在害怕、激动、咳嗽、苦恼状态下都会影响正常呼吸次数。所以,可以通过观察他平静或睡眠状态下一分钟内呼吸的次数来判断。
正常宝宝:
○在出生后1个月内的呼吸频率约为35-45次/分钟;
○在初生2周内呼吸往往有波动,会有短暂的呼吸频率增快甚至超过80次/分;
如果宝宝的呼吸频率超过以下次数,则为呼吸增快:
○2个月以内的宝宝,呼吸频率≥60次/分钟;
○2-12个月的宝宝,呼吸频率≥50次/分钟;
○1-5岁的宝宝,呼吸频率≥40次/分钟。
这时父母就要引起注意了。
听宝宝呼吸的声音
正常状态下宝宝呼吸均匀、平静,呼吸异常时会出现喉喘鸣、哮鸣声和水泡状的杂音,一般是因为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或呼吸道狭窄导致的。在家的话,父母可以用耳朵贴近宝宝的口腔部位,同时还要清理宝宝鼻腔,以免通气不畅的声音掩盖呼吸的声音。当宝宝出现呼吸喘鸣音时,要及时送医查看。
观察宝宝胸部凹陷
宝宝出现异常呼吸时,会有胸凹陷的现象,一般表现为肋骨下端与腹部相接部位凹陷、中央的胸骨凹陷或胸骨上端与颈部相接处凹陷等。观察时要注意让宝宝伸直身体,这样可以更明显、容易地看到胸部起伏的状态。有一点要注意,如果宝宝在哭闹或进食时看到胸凹陷,不能判定就是呼吸异常。
每天送一本亲子共读好书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截止周三(11月29日)16:00,评论获赞前5名中挑选1名幸运者获得好礼。父母堂还为每日积极留言互动的用户增设额外福利,感兴趣的麻麻立即添加小助手(),备注:宝妈交流
《小客人》
著者:(德国)安特耶?达姆/著,张岚岚/译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定价:40.00元
内容介绍:老奶奶艾丽莎一个人住在一所大房子里。她很孤独,也很胆小,整天待在家里。有一天,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个纸飞机“嗖”地一下从窗子外飞进来,落在她的面前。她害怕地把它烧掉了。可是第二天,小男孩埃米尔来找他的纸飞机……小男孩的意外造访从此改变了艾丽莎奶奶的生活。如何让小孩子去积极地理解和帮助老人,也是很重要的啊!
推荐理由:这是一个温暖的治愈系故事;德国获奖作家安特耶?达姆作品;荣获年莱比锡阅读指南奖;采用纸板制作的立体视觉效果场景,都别具一格。
-End-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
若涉及版权,请联系info
fumutang.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