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火灾的地方也就是这个房间,而当时瞿先生一家四口正在床上睡觉,床上烧毁的被子已经被清理,但是在床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枕头,烧焦严重,这把椅子原本也是放在床边的,已经烧成了焦块,再看到这个房间,屋顶都已经被熏黑,当时的火势也并不小。
据瞿先生家属介绍,事发在当天凌晨零点多,睡在瞿先生家楼下的堂弟第一个发现异常。
事发后,瞿先生家人立即将受医院,同时,在附近热心邻居的帮助下,大火也很快被控制。
瞿先生一家四口被救出火场之后,家人立即将他们医院,但因为伤势十分严重,最终将他们送到医院。
遗憾的是,瞿先生三岁的大儿子和一岁多的女儿,伤势严重,上午九点多和十点多相继因器官衰竭身亡。
一场火灾烧伤一家四口,两个孩子不幸遇难,真的让人惋惜。瞿先生今年26岁,他的烧伤主要是在双手,黄女士今年21岁,她的烧伤主要是在头颈部以及躯干,目前两人都因为吸入性损伤严重。瞿先生夫妻俩目前病情相对稳定,暂时没有生命危险,后续康复治疗需要很漫长的时间。
根据家属介绍,瞿先生两口子平常爱玩手机,有时候手机会放在枕头旁充电。家属怀疑,夫妻俩的卧室枕头边插满了手机充电器、充电宝等,导致了火灾。
目前,具体的起火原因还在调查中,但消防也提醒大家:
手机充电尽量使用原装的充电器,避免过热,同时,不要放在床铺、枕头、书籍等易燃物品的旁边。类似的事情不少,今年3月9日凌晨,正在睡梦中的冯玲玲被一声巨响惊醒,旁边的女儿突然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冯玲玲起身查看才发现:原来是自己正在充电的手机电池突然爆炸了!
一声巨响!手机电池突然爆炸“突然听到了一声巨响!”冯玲玲回忆说,当天凌晨4时许,他正在睡梦之中,在听到巨响之后,又听到了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同时,他也闻到了自己头发被烧焦的味道。
冯玲玲立即打开电灯查看,原来,是自己的手机电池突然爆炸。冯玲玲称,爆炸现场一片狼藉,他们的铺盖被烧烂,而更令他痛心的是,女儿脸部和双手被烧伤。
那么,手机充电器、充电宝等这些常见物品,
怎么会变成夺命杀手呢?
我们选购时又该注意哪些呢?
带着疑问,
记者在市面上购买了两种充电器,
一种是在正品柜台购买的某品牌充电器,
另一种充电器则无任何品牌且价格低廉。
带着充电器记者找到了专业维修人员,将两种充电器进行分解。
一打开,差别显而易见
专家介绍,山寨充电器多使用再生塑料,抗摔性差,内部零件质量不稳定,而且没有智能装置,不管手机是否充满,都会处于充电的工作状态,持续发热,加上原材料本身质量不过硬,很容易产生短路或者高压击穿,从而引发火灾。
其实无论是充电插板,充电器还是充电宝,购买有质量保证的产品只是第一步,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养成正确安全的使用习惯。消除日常隐患才能杜绝悲剧的发生。
因为手机或者充电宝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
在9月20日晚上11点,长沙马王堆申湘小区一居民家突然发生爆炸,整个房间都被点燃,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引起这次火灾的竟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到的东西——充电宝!
重点来了!充电宝怎么会爆炸起火呢?专家介绍,充电宝爆炸起火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质量问题,劣质充电宝在反复使用后很容易发生短路爆炸,我们看模拟实验。模拟过度充电实验充电宝引起燃烧从实验可以看出,劣质充电宝在反复使用后很容易发生短路爆炸,第二种,可能就是高空坠落或者重力挤压也容易导致充电宝爆炸,我们再来看模拟实验。模拟充电宝挤压实验同样引起燃烧那么,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习惯,
充完电之后不拔插头,
这样会不会有危险呢?
记者收集了五种不同品牌,不同价位的手机充电器,来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一探究竟。
通过检测,五款充电器在不连接手机的情况下,其中有三款显示出来了有电流读数,那充电器在正常充电的时候工作电流有多大呢?随后连接手机继续测试。
实验过后发现,插座上的充电器在不连接手机的时候,相比较正常充电时的电流来说小了很多,有的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像这样的话,如果长期放在插座上不拔的话,会不会像网友说得那么严重以至于有火灾隐患呢?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雷弈安:从实验中发现,充电器只要接到线路板上,即使没有负载,它也会产生一定的电流,有的电流小,有的电流比较大。这是因为充电器是一个变压和整流的器件,它插在线路板上以后,就通上了电,那么它要消耗一定的电流,并且一直处在工作状态!
从另外一个方面说,充电器是把高压电变为低压直流电的一个器件,如果充电器放在插线板上长期不拔,它会持续发热,从而加速器件和材料的老化,这样的话容易产生短路或者高压击穿,从而引发火灾隐患。
北京市朝阳区公安消防支队四惠中队指导员符煜:如果万一出现了意外,发生这种火灾,我们第一时间一定是要切断电源,必要的情况下切断整屋电源。千万不要用水去扑救,因为水是导电的。另外水如果泼在电器或者充电器上,容易发生爆裂或者爆炸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推荐大家使用厚重的衣物或者被褥进行扑打或者铺盖,并且及时报警。
安全提醒:
给手机充电,这些一定要记住↓↓
手机充电一定不要放在床边或枕边!
一定要注意安全!
来源:海峡导报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