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宝宝手指烧伤
小孩子手烧伤
烧伤烧伤医院
小孩烧伤用药
感染烧伤膏
小儿轻度烧伤

救孩子命的急救方法,关键时刻用得着

最近孩子意外频繁发生,家里有小孩子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带小孩的父母或老人,在家里或者在外面必须时刻陪护着。

在中国,意外伤害已经成为1—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而据不完全统计,51%的儿童意外伤害都发生在家中。所以,为人父母、爷爷奶奶们必须要掌握以下几种紧急情况的急救方法:气道梗阻、窒息、烧伤烫伤、摔伤、中毒以及流鼻血和高热惊厥。

今天就分享有关儿童急救方面的知识。

1气道梗阻

气道梗阻主要表现就是被食物或其它物品噎住。如果了解急救的方法就能尽量避免悲剧的发生。

从客观的生理结构上来说,幼儿的会厌软骨(气管的阀门,吞咽时阀门关闭,呼吸时阀门打开)发育还不成熟,功能尚不健全,所以相对成人就容易噎到。

但实际上,幼儿气管噎到最主要的原因还有以下两点:

1、吃饭的习惯不好,比如边吃饭边说话,或者边吃边玩,边吃边哭,边吃变笑等。

2、给孩子吃的食物本身就容易堵塞气管,比如果冻、坚果类的、带核的水果、多刺的鱼等。

所以,特别提醒妈妈们,一定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而且容易堵塞气管的食物一定要慎吃!

如医院抢救吗?有没有在家里就能实施的急救方法?

当然有!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在关键时刻能够救孩子命的急救方法。这个方法,为人父母者,我觉得是必须要掌握的!

看过电影《人在囧途》的妈妈应该都知道,剧中王宝强饰演的牛耿曾帮助一位老太太将卡在喉咙里的枣核吐了出来。

而牛耿当时用的方法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美国一位从事多年的外科医生海姆立克教授发明的。主要原理是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击异物的急救方法。

因此,海姆立克教授被《世界名人录》称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而海姆立克急救法也被大家称为“生命的拥抱”。

海姆立克急救法具体怎么做呢?看视频。

看完后,我建议你一定要按照视频中的步骤模拟实践这个方法。

特别提醒:视频中的方法,适用于儿童、成人,但不适用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当1岁以下婴儿被噎住时,应立即拨打。同时,采用拍背法和压胸法进行急救。

拍背法

拍背法,是大人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把孩子抱起来放在腿上,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压胸法

如果拍背法没有将异物排出,就立即把孩子翻过来,并使孩子骑在大人的大腿上,面朝前。大人用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孩子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动作要轻柔。重复这个动作,直至异物排出。

2窒息

很多情况可能会导致孩子呼吸骤停、失去意识,比如溺水、被食物噎到等。当孩子因意外情况而失去意识、呼吸骤停时,除了及时拨打外,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呼喊拍打无反应+呼吸停止=实施心肺复苏)

对于一岁以下和一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心肺复苏的手法是有区别的。

一岁以下的婴幼儿

1、让婴儿仰面平躺在结实的平面上,比如桌子,将多余的衣服脱掉。将一只手的两个手指放在两个乳头连线中点的正下方。

2、垂直向下用力按压,幅度大约4cm,速度每分钟最少次,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回弹至正常位置,连续按压30次。

3、将宝宝嘴巴打开,操作者正常吸一口气。用嘴巴盖住婴儿的鼻子和嘴,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一秒。吹气成功的标准是看胸廓隆起。

4、胸部按压30次和2次人工呼吸为一组,应不停的重复,一直持续到宝宝开始呼吸,或者专业救护人员的到来。

一岁以上婴幼儿(1~8岁)

心肺复苏步骤基本和一岁以下婴幼儿相同,其区别在于:

1、胸部按压动作,1岁以下采用两只手指操作;1~8岁采用单手操作;而8岁以上采用双手叠加操作。一岁以上垂直向下按压幅度大约5cm。

(胸部按压图)

2、进行人工呼吸时,一岁以下是嘴包住宝宝的口鼻,而一岁以上先用一只手捏住鼻子,然后嘴对嘴进行吹气。

3烧伤烫伤

热水、烫的食物和汤等都不要放在孩子可以触碰的地方;做饭期间,最好不要让孩子进入厨房;尽量不让孩子直接接触火种、带电的插座等。

烧伤烫伤程度是划分等级的:

Ⅰ级:皮肤发红、轻度肿胀、没有水泡。

Ⅱ级:皮肤呈暗红色或鲜红色,较重肿胀,有水泡。此时水泡是清凉的则为浅Ⅱ度,水泡是红色的,则为深Ⅱ度。

Ⅲ级:灼伤面呈瓷白色、焦黄、炭黑色,并引起严重的损伤。不仅表面皮肤,还有皮下组织受损。

烧伤烫伤后的应急处理五字诀:冲、脱、泡、盖、送。

1、立即用自来水对灼伤部位进行清洗,持续10分钟。

注意:不要使用冰水或者冰块冷敷。

2、在边冲洗的时候,边脱去患处的遮盖物(衣物)。

注意:当局部患处和衣物粘连时,不要强行剥离。可用剪刀将未粘连处剪开,让粘连部分保持原样,等待就医处理。

3、冲洗后将受伤部位浸泡在凉水中,30分钟左右。

4、处理完毕后,将受伤部位用消毒纱布轻轻遮盖。

5、医院。

注意:应急处理完毕后,一定不要在受伤处涂抹任何东西,比如牙膏、酱油等。

4摔伤

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而言,最好在孩子经常玩耍的床、沙发等周围的地面上垫上一层爬爬垫。

当摔倒后发生扭伤时的应急处理:

1、如果有破皮现象,应用干净的纱布轻轻盖住伤口。

2、用装满冰水的塑料袋放在受伤部位,注意冰袋与皮肤之间隔一层毛巾,冰敷10~20分钟。(如果是婴儿,不宜过凉,最好选择冷水,冷敷时间也不要太长。)

3、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拨打:破裂的伤口较大、受伤部位异常弯曲、你不知道如何处理。

4、如果受伤部位非常疼,那么伤者在接受专业医护人员检查前最好不要移动。

其实遇到宝宝从床上坠落,妈妈不要马上就抱起宝宝,一定要先观察一下:

如果宝宝精神状态正常,脸色也正常,双手双脚也能正常活动,就问题不大,可能刚坠下时宝宝会大哭大闹的,那只是因为受到了惊吓,安抚安抚之后,宝宝就如平常一样活动了,这种情况,医院了。

如果宝宝的头部肿了,可以用冷毛巾敷一会,记住不要冒然用药酒去擦,擦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轻微的损伤最好继续观察一到两天,因为有些看似轻微的损伤也有可能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变得越发严重。

如果宝宝出现意识不清了,有抽搐、频繁呕吐、四肢无法活动的情况,建议立即打医院进行处理。

在没有到达之前,妈妈要注意保持坠落的现场,不能轻易挪动宝宝的身体。

当然,宝宝不慎坠落,绝大多数原因是大人疏忽大意了,所以,如果宝宝会翻身,会坐,会爬了,妈妈就要额外注意了。

小贴士:我家小点点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爬上爬下的,很是危险,于是我干脆把小点点活动的范围都垫了一层爬行垫,这样就能尽量减小坠落的后果。

5中毒

家中的药品、水银温度计、洗洁剂以及装有化学用品的任何容器都要放在孩子触碰不到的地方,最好是锁起来。

1、毒物入口:及时让他将有毒物吐出或抠出来,将有毒物质保留,交给医生判断宝宝吞下的是什么。

若入口毒物为强酸强碱,如洁厕液,千万不要对孩子进行催吐,会造成咽喉二次灼伤;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如严重咽喉疼痛、大量流口水、呼吸困难、抽搐、过分嗜睡,甚至丧失意识或停止呼吸等,请立即拨打。

2、毒物入眼:立即清水冲洗眼睛,持续15分钟(如果只是一只眼睛,可将孩子侧身冲洗,确保受伤眼睛朝下)。同时尽快拨打,寻求进一步治疗。

3、皮肤接触毒物:如危险化学品洒在身上,立即脱掉受污染衣物(最好不用手直接触碰),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并拨打,寻求进一步帮助。

注意:不要自行涂抹任何药物!

4、吸入毒气:立即将孩子带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并拨打。

6流鼻血

入秋后气候变得干燥,孩子可能会因此毛细血管破裂而流鼻血。当然流鼻血还可能会有其它原因导致。

很多父母采用老一辈传下来的止血方法,让孩子后仰来避免鼻血流出。其实这个做法是不对的。

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

1、让孩子坐下,捏紧鼻翼前倾,而不是后仰。后仰鼻血容易流进气管和胃部。

2、保持按压数分钟,直到流血止住。如果血没有止住,则加大按压力度。

3、让孩子选择嘴巴呼吸,嘴里有血了直接吐掉。

4、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如流血超过15分钟;鼻血还未止住且血量较大;大量血涌出导致呼吸困难等,请尽快就医。

7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大部分发生在幼儿身上,惊厥时可能身体发直、发抖、面色发青,虽然看起来有些吓人,但是大部分情况都不会产生后遗症,所以,不用过于紧张。

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

1、把孩子放在地板或床上。

2、把孩子的头扭向一侧,保证口水和呕吐物可以顺着孩子的口腔流出来。

3、不要往孩子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也不要掐人中,都没什么用的。

4、看儿科医生。

5、惊厥持续超过15分钟,应立即拨打。

当然,这些急救方法是我们需要掌握的,但我还是希望你一次也不要用到,毕竟真的是太揪心了。

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还是应加强安全防护,要尽可能的避免孩子遭遇意外,都陪护在孩子的身边,孩子健康的成长才是成才的第一要素!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301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设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shanga.com/bbszss/192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