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宝宝手指烧伤
小孩子手烧伤
烧伤烧伤医院
小孩烧伤用药
感染烧伤膏
小儿轻度烧伤

育儿知识婴幼儿急救上

/12/30

婴幼儿急救(上)

烫伤、溺水、误食药物、动物咬伤…宝宝发热惊厥怎么办?

鼻子、耳朵、眼睛进了异物如何处理?

潜在伤害怎样预防?

儿童伤害从未远离我们的视线......

学会急救常识,掌握先机。

谨记原则:紧急处理,及时送医!

喧嚣烦躁的世界,我只愿你干干净净,无病无痛,慢慢的长大......

NO.01

BEIYICHUPIN

轻微外伤类

(一)烫伤

1.冲:用清洁的流动冷水冲洗30分钟左右,水流不宜过急。

2.脱:

(1)在冷水中,将覆盖伤口表面的衣物小心去除。

(2)必要时用剪刀小心的剪开衣服,避免弄破水泡。

3.泡:

(1)在冷水中持续浸泡10~30分钟。可缓解疼痛,散发热量。

(2)若宝宝年纪小,而烫伤的面积较大,需注意观察宝宝体温。

4.盖:以上处理后,以洁净或无菌的纱布、毛巾覆盖伤口并固定。

5.送:将宝宝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小提示

(1)烧好的热菜、盛热水的杯子不可放在桌子、灶台边缘,以免宝宝抓翻。

(2)冬季取暖,要用毛巾包裹热水袋,温度不可过高,且需拧紧防止漏水。避免给宝宝使用“暖宝宝”之类的取暖产品。使用电热毯、电热器等取暖设备时,做好防护工作。

(3)教育宝宝不可随意触碰危险的物品。

(二)割伤

1.假如伤口很浅、出血不多,可自行处理。

2.需要医生处理的情况:

(1)割伤很深,或在关节处。

(2)伤口不清洁、有异物等,无法把伤口清理干净。

(3)动物爪牙、表面很脏的锋利器具等造成的割伤。

(4)伤口几天内无愈合迹象,或者出现了比如红肿、化脓或持续疼痛的症状。

(5)宝宝还没注射过破伤风疫苗。

(6)在送医之前,可以自行初步处理伤口——清水冲洗,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等加压止血。

3.需要紧急处理,立即送医的情况:

(1)伤口流血很严重,血液甚至呈喷射状涌出。

(2)加压止血后10分钟后,仍然血流不止,甚至出现休克征兆。

※送医时让受伤区域高过心脏水平,可以一定程度减少血液的流出。

小提示

(1)对年龄较大的孩子,教会他们正确使用剪刀等工具。

(2)可以考虑购买刀头圆钝的安全剪刀等,让孩子使用。

(三)擦伤

1.先止血:洗净双手后,用消毒纱布紧按伤口5~15分钟。

2.清洗伤口: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3.上药:使用棉签蘸碘伏(或碘伏棉签)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贴上透气的创可贴,避免伤口再接触其他污物。如果伤口稍有红肿,怀疑会感染的,可在伤口处涂抹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

4.严重擦伤需就医:

(1)出血呈喷射状或经按压无法止血;

(2)擦伤的伤口较深或伤口处露出脂肪、肌肉;

(3)伤口处的污物无法去除;

(4)伤口长时间不愈合或者出现红肿疼痛。

小提示

(1)运动前指导孩子做好热身运动,避免摔倒。

(2)注意室内装饰,避免因地滑所致的摔倒等。

(四)踝扭伤

1.停止走动,防止加重损伤

2.冰(冷)敷扭伤的地方,减轻因扭伤导致的炎症肿胀,同时也能减轻疼痛。

冰敷次数的建议:前24小时,1次/小时,1次20分钟;24~48小时,3~4次/天,1次20分钟。

3.到医院就诊,排除骨折等可能

出现完全不能动,一动就特别疼或者冰敷、休息后疼痛无好转或者受伤部位变成紫青色、麻木没有知觉或是有刺痛感任一情况时,更应及时带孩子去看骨科医生。

4.弹性绷带包扎

可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弹性绷带对扭伤部位进行包扎、固定,减轻肿胀。

5.尽量抬高受伤部位

确认无骨折等严重情况后,在孩子休息或睡觉时,可以在脚下垫个枕头来抬高受伤的脚踝,减轻充血状态,缓解肿胀。

(五)头碰伤

1.先观察

如果下列情形说明无大碍:

保持清醒,反应正常;脸色正常;精神和意识正常;双侧手脚活动自如;从哭闹到恢复到常态,一般不超过10分钟;少数情况下,疼痛和哭闹可能导致孩子呕吐1~2次,之后慢慢消失。

2.冷敷

如果孩子没有大碍,没有流血等,对碰伤的部位适当冷敷就可以了,能减少局部的出血肿胀。

3.出现以下情况时,立即就医:

(1)持续头痛,不停地哭闹。

(2)呕吐次数多于2次,或伤后数小时依然呕吐,或是出现了喷射性呕吐。

(3)出现走路不稳、某一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失明或视力下降、突发斜视、耳朵听不清、说话不清等情况。

(4)回答问题不准确、嗜睡、睡后不容易喊醒、或者昏迷等。

NO.02

BEIYICHUPIN

身体急症类

(一)发热惊厥

1.观察孩子情况;

2.把孩子放到平坦柔软处,如地毯、床上;

3.让孩子侧躺,头偏向一边,松开领口和衣服;

4.用软布把孩子口腔内的唾液和残渣清理干净,防止妨碍呼吸;

5.做好相关记录;如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孩子状态等;

6.脱衣服、开空调降温;

7.惊厥过后尽快就诊;

8.出现以下状况时,建议找儿科医生详细查明原因:

(1)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

(2)呼吸不正常

(3)抽搐过后意识不能很快恢复

(4)体温超过40℃

(5)单日惊厥超过1次

(6)出现极度嗜睡、剧烈呕吐、脖子强直等症状

(7)每次发热都抽搐

小提示

热性惊厥无法预防,一般宝宝3岁之后就很少发生了。

(二)鼻子出血

1.安抚孩子情绪。

2.让孩子头部稍微前倾,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孩子鼻子硬骨和软骨的交界处(大约在鼻侧正中央),按压10分钟左右。

3.如果仍然无法止血,或者出血较多,医院。

小提示

(1)制止孩子抠鼻子,抠鼻子可能会损伤鼻腔内的毛细血管,导致出血。

(2)经常开窗透气、或者用空气净化器;让孩子远离可能的过敏原和容易堆积灰尘的东西。

(3)可以用空气加湿器,或者给孩子的鼻腔内擦一些保湿软膏,比如凡士林等。

(三)食物中毒

1.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2.如果孩子清醒,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孩子的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催吐时应注意孩子处于前倾的体位,避免误吸呕吐物,造成窒息。

3.将孩子吃过的食物进行封存,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4.带上导致中毒的食物,马上向急救中心呼救。

小提示

(1)切勿购买和食用腐败变质、过期、来源不明的食品,不要吃发芽的马铃薯、野生蘑菇、河豚鱼等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

(2)保持厨房环境和餐具的清洁卫生。

(3)烹调后的食品应在2小时内食用,未吃完的可以放冰箱低温保存。食品要寄存在密封容器内,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新鲜食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放。

(四)误食药物或毒药

1.如果发现药物被动过,或是孩子表现出可能中毒的症状,比如昏昏欲睡、嘴唇有灼伤、异常流口水、呕吐等,需要格外警惕。

2.判断药物类型

(1)如果误服了一般性药物,而且剂量较少,可以让孩子多喝水,并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

(2)如果吃下的药物剂量大,或有毒性、腐蚀性,应立即就医。

3.到医院之前的急救

(1)误服碘酒,让孩子喝一些米汤、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

(2)误服强碱药物,则应该给孩子喝柠檬汁、食醋、橘汁等;

(3)误服腐蚀性的药物或液体,可以给孩子服用牛奶、豆浆等减轻对消化道的腐蚀。

4.去医院时要带上错吃的药物或药瓶,帮医生了解情况。

小提示

(1)喂孩子吃药时不要骗孩子说是糖,年龄小的孩子可能信以为真,偷吃药物。

(2)请反复检查药盒子上的标签,确保自己给孩子喂的是正确的药物和正确的剂量。

(3)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吃药,年龄小的孩子可能会模仿成人。

(4)把所有的毒物、药物放在孩子够不到的高柜中或锁起来。

(5)定期清理过期药品。

(6)不要用原来盛食品的容器来装药物、毒物。

(五)吐奶

1.及时清理

一岁以下宝宝,肠胃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喂奶后吐奶是很常见的现象,家长及时清理就好。

2.处理呛咳

如果宝宝边喝边吐奶可能会呛到,呛奶发生时,可以这么做:

不要急着把宝宝竖起来,以免奶进入肺部。轻微呛奶时,侧过宝宝的脸,然后轻轻拍宝宝的背。

严重吐奶时,让宝宝俯卧在家长的腿上,用力拍宝宝的背,让奶液流出来。

小提示

(1)每次喂奶后拍嗝15~30分钟。

(2)调整喂奶频率,少量多次地喂。

(3)半卧或竖抱喂奶。

(4)让宝宝仰睡、垫高上半身,防止窒息。

(5)换尿布、洗澡等或活动都放在喂奶前进行,喂奶后短时间内不要逗弄孩子。

(六)中暑

(1)迅速脱离高温环境,抱到阴凉处平卧休息。

(2)松开或脱去衣服散热。

(3)可以用冷水擦浴,或者风扇空调等辅助降温。

(4)补充适量水分,可以选择含盐的清凉饮品。

(5)必要时立即就医,同时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

小提示

(1)给孩子选择浅色、利于散热的衣物。

(2)及早发现孩子中暑的征兆,比如头晕、动作迟缓、胸闷、大汗、口渴等。

(3)夏天车内的温度非常高,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婴幼儿一个人留在车内。

NO.03

BEIYICHUPIN

意外伤害类

(一)触电

1.首先迅速切断电源:立即用绝缘的物体如木棍等,将孩子和导电物体分开。

2.进行急救:如果心脏骤停,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3.联系急救。

4.如果没有出现心脏骤停,皮肤表面有肉眼可见的烧伤伤口,可以进行简单的创面处理:

(1)及时冷敷:烧伤面积不算太大时,用流动水淋洗,或用清洁的凉水浸泡伤处;

(2)保护创面:用干净的布料或纱布,避免创口被污染;

(3)医院处理。

小提示

(1)使用安全插座,按时检查家用电器的插头、电线,有质量问题,立即更换。

(2)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带电的器具。

(二)溺水

1.首先保证施救者(家长)的自身安全:尽量利用绳索、救生设施进行岸上救援;尽量多人一起施救。

2.溺水孩子被救上岸后的处理:

(1)清醒,有呼吸有脉搏

立即呼叫,然后陪在孩子身边并注意保暖,医院观察。

(2)昏迷(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

立即呼叫。清理口鼻异物,同时检查溺水者有无外伤,对有外伤者应避免自行搬动;无外伤者,应使其保持在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呼吸和脉搏情况,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3)昏迷,无呼吸有脉搏

类似假死状态,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应清理溺水时吸进口中的阻塞物,进行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保持侧卧位,注意保暖,等待的到来。

(4)昏迷,无呼吸无脉搏

立刻清理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小提示

(1)做好监护,不要让孩子去野外的河道、湖泊等危险区域游泳。

(2)坐船时,给孩子穿好救生衣。

(3)游泳池玩耍时,看管好孩子,别让他进入深水区。

(三)鞭炮炸伤

1.眼部受伤

一旦损伤眼睛,用干净的毛巾或衣物将受伤的眼睛遮住后,立即就医。

如果眼睛局部肿胀、疼痛、皮肤表面没有开放伤口,要用冷毛巾湿敷。

如果有异物飞入眼睛,翻开孩子的眼皮后,用干净的棉签轻轻粘出。

2.面部受伤

这种多数是烧伤,用干净的毛巾或衣物擦净后,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然后马上就医。

3.手足受伤

如果是烧伤,处理方式和面部受伤相同。如果伴有大出血,应先进行止血。用毛巾或布条扎住出血部位靠近心脏的一端,并抬高受伤部位,立即就医。

(四)煤气中毒

1.一旦发现,立即开窗通风,将患儿转至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2.一定要尽快打求救或去就近的急诊。

小提示

(1)每年都要检查所有的燃气设备,包括加热器、炉灶、取暖器、壁炉等。

(2)不要在密闭的空间里如营屋、房车、拖车箱、帐篷里使用燃油或燃气的取暖器。

(3)不要让车在车库里空转,即使车库门开着;不要在大巴车后骑车;不要在空转的汽船后游泳。

(五)骨折

1.如果骨折部位出血,可用手指按住伤口血管上方或用干净的绷带帮助止血。

2.把受伤部位的衣物脱下来或者剪掉,动作一定要轻柔。

3.有条件的话,用冰袋或者用毛巾包点冰块敷在受伤部位。

4.不要移动受伤的肢体,就在出问题的位置进行简单的固定。

临时夹板可以用小木板、硬纸片甚至折叠多层的报纸来做,把它卷起来,用有弹性的绷带或者带子固定在骨折处。

5.简单处理后尽快带孩子就医,在看医生前,先别让孩子吃喝,以防需要手术。

小提示

(1)家长日常应避免突然用力牵拉孩子的肢体。

(2)在家也要重视对孩子的看护。卧室和楼梯的上下口可使用儿童安全门,能有效保护婴幼儿。

(3)教育孩子正确佩戴头盔、护肘、护膝等。

(4)如果孩子容易反复骨折,家长应考虑孩子可能有其他疾病,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六)断指、断肢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观察断面,如果持续出血,要用清洁的布料、毛巾或纱布用力压住受伤部位,包扎止血。

如果加压包扎无法有效止血,可绑住受伤处以上的部位止血,之后半小时放松一次。

3.用无菌纱布或相对干净的布巾等包裹断肢。外面用塑料薄膜密封。放置在干净的容器内,周围放上冰块,医院。没有完全离断的肢体,应固定后再转送。

4.尽快就医

转运伤者越快越好,争取在6~8小时内能进行再植手术。

小提示

(1)如果没有冰块,可用冰棍、雪糕代替。

(2)断肢被动物吞吃时,可立即将动物处死,从胃中取出断肢,仍有再植成活的可能。

往期精彩回顾

世界这么大·带娃去看看大美龙江(四)——五大连池风景区

1-3岁婴儿成长护理

翡翠饺子

投稿须知

文字:网络

编辑:王丹

排版:王玲

审阅:张禹欣林禹涵

指导教师:刘文婷

监制:贝翼空间站工作团队

欢迎提供幼儿资源

→发送至邮箱beiyibaby

.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shanga.com/bbszss/1525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