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宝宝手指烧伤
小孩子手烧伤
烧伤烧伤医院
小孩烧伤用药
感染烧伤膏
小儿轻度烧伤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期间如何预防小

医院订阅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御,在家隔离是切断传播途径最有效的办法。但对1-3岁小儿的安全管理是家长们最头疼的事。因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且对周围环境不熟悉,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无安全意识,稍有不慎极易造成小儿意外伤害。如跌伤,锐器伤,烧烫伤等。其中以烧烫伤最为多见。那如何预防疫情期间小儿烧烫伤呢?我们将从疫情期间,治疗的一例小患者的烫伤故事,开始对宝爸宝妈们进行科普。

1

小琪琪烫伤了

小琪琪是个可爱的小公主,1岁半。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小心肝儿。爷爷奶奶平时专职照顾小宝贝,疫情期间,爸爸、妈妈不上班,小琪琪可开心了,迈着蹒跚的步伐经常穿梭在四个大人之间,一家人其乐融融。

可.02.07下午,小琪琪与往常不一样,不让人碰,老哭,不睡。可把一家人急坏了,妈妈想:孩子是感冒了?可不能啊,特殊时期,感冒好吓人的!一家人可是按官方要求在家隔离呀!

下午5点左右,奶奶陪孩子睡觉,脱衣服时发现衣服是湿的,解开衣服,可不得了,小琪琪下颌及颈部发红,胸部一大片水泡,部分泡皮已经被摩擦脱落,露出红白相间的“小肉肉”,这下可真把一家人急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小琪琪打翻了放在桌上的保温杯,开水顺着颈部流到胸前,冬天孩子穿得厚,开水浸湿深色外衣未及时发现。当即一家人急医院急诊科处理。

下图是琪琪在本院创面修复中心第三次换药治疗的图片,每次换药场景可都让人揪心,孩子是撕心裂肺的哭着闹着不配合,妈妈是一把鼻涕一把泪。

类似小儿意外伤害的情况还很多,为减少孩子烧烫伤发生,身为创面治疗师的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力推此科普已刻不容缓。

2

什么是烧烫伤

烧伤是指火焰、热液、高温气体、激光、电化学物质、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临床上也有将热液、蒸汽所致的烧伤称之为烫伤。)

3

小儿烧烫伤的流行病学史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由小儿烧烫伤而引起的非致命伤害在全球排名第五,在国内排名第三。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内蒙古地区和川北地区小儿烧伤人数各占烧伤总人数的59.1%、45.8%。1~3岁年龄段小儿烧烫伤发病率最高,占小儿烧烫伤总数的63.5%。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约为1.5∶1,致伤因素中热液烫伤最为多见,占77%。

4

小儿烧烫伤因素

(1)小儿容易被烧烫伤,可能是因为0-3岁孩子皮肤较为薄嫩,对热力的承受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热力烧伤。

(2)该年龄段的孩子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探索期,不具备对危险事物的感知能力。

(3)监护人处理家务时疏忽看顾也是重要因素。

(4)烧伤程度常以轻、中度为主。

(5)烧烫伤部位常见于双上肢和躯干部位,其次是双下肢,和面颈部。

(6)常见小儿烧烫伤类型有

①热液烫伤:刚煮熟的稀饭,开水、热汤、热牛奶等;

②热气烫伤主要是各种热蒸气致伤;

③电灼伤:电插头及电瓶车异常触电等。(下图为1岁8个月小美用电瓶车钥匙开锁错误引发右手灼伤治疗前后图片)

5

烧烫伤的分期

(1)I度烫伤:属于最轻的烫伤,这类烫伤只是损害了人体的皮肤表层,局部伴有轻度的红肿现象,没有产生水泡。

(2)II度烫伤:属于中度烫伤,分浅II度和深II度烧烫伤。这种烫伤不仅损害了人体的皮肤表层,也涉及到了皮肤的中层,产生了水泡或水泡破裂症状,且疼痛感比较明显。

(3)III度烫伤:属于重度烫伤,最严重的一种烫伤,这种烫伤是使皮下、脂肪以及肌肉全部都受到了损伤,皮肤呈现灰色或者红褐色,严重者甚至会变黑变焦,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由于神经也受到了损伤而感觉不到疼痛。

6

大暑烧烫伤对小儿的影响

小儿尚处于发育阶段,烧伤后的影响相对成年人更为深远。烧烫伤根据组织受伤部位,受损程度,在恢复的过程中可能会伴随增生性瘢痕生长,影响小儿外观及肢体功能,尤其是手部重度烧伤,一旦出现挛缩畸形,则会对功能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造成肢体残疾,给孩子的成长及家庭都带来极大伤害。

7

小儿烧烫伤后的家庭急救处理

小儿烫伤的急救重点是脱离热源,局部做降温散热保护处理。可参照烧伤紧急处理五步骤(冲-脱-泡-盖-送)执行。

(1)冲:用20摄氏度左右流动水冲洗烫伤部位20-30分钟,直到没有痛与热的感觉,切忌用冰水,以免冻伤。

(2)脱:烫伤部位被衣物黏住时,不可硬脱下来。可以一面浇水,一面用剪刀小心剪开。

(3)泡:烫伤范围过大时,可以考虑扩大范围泡在浴缸中,但不要浸泡太久,防体温过低发生休克。

(4)盖:冷却后用干净布类盖住烫伤部位,有水泡不可压破,以免引起感染。

(5)送:勿在烫伤部位涂抹酱油、牙膏、尿液等,医院急救治疗。

8

疫情期间如何预防小儿烧烫伤

小儿烧烫伤可以通过有效预防降低风险,需加强监护人的预防意识。

(1)加强小儿监护,孩子不离开监护人视线范围。

(2)做好危险物品的管理,家长应妥善保管家中的酸、碱等易燃、易爆、易腐蚀化学物品。把热的液体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3)避免孩子靠近热锅、火炉、暖气等热源。

(4)不带孩子在厨房嬉戏。

(5)不要抱着孩子做饭。

(6)给孩子洗澡应先放凉水再放热水。

(7)禁止孩子玩打火机等危险物品。

(8)要教育孩子不要随意摆弄家用电器,不玩耍和接近电源开关、插头、电线等。

(9)特别提醒电瓶车等带电工具要妥善保管,不能让孩子拿钥匙开锁玩。

(10)多陪伴孩子,循序渐进的给孩子做安全教育。

总结: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孩子随父母在家隔离,能有效降低小儿新冠肺炎的发生率。但幼儿长时间在同一环境中活动,易造成孩子思想跳跃,烦躁多动。监护人需加强小儿安全监管,孩子不脱离监护人视线,做好物品及环境的安全管理,防小儿烧烫伤的发生。一旦不慎发生烧烫伤,要按科学的方法施救,脱离致热源,局部散热降温,保护创面,及时送医,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虽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但不可因为忌惮疫情而对送医就医产生恐惧心理,而贻误病情。

参考文献

1.罗慧,李莉,李孝建,谷跃奇,莫勇,向艺,杨梦宇,梁晏诚.湘西地区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分析[J].当代医学,,25(16):26-28.

2.崔璨璨,王培席,李华强.中国小儿烧伤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5(05):-

3.聂婵,王涛,施尚鹏,邓呈亮,石修权.烧伤对儿童伤残率和瘢痕率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39(01):58-63.

4.付春花,何连秀,田运芳,谢茜宇,罗文秀.小儿烧(烫)伤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9(01):77-78.

作者:赵华

单位:医院创面修复中心

图片:作者提供

感谢作者来稿!

如需转载,请标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shanga.com/bbszss/1459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