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
不少市医院贴三伏天灸
通常三伏贴共分为5贴
即伏前热身、初伏、中伏、中伏加强、末伏
近日,佛山的吴小姐带母亲程姨到某诊所贴三伏贴,但其母在贴完伏前热身贴一小时后出现皮肤痒、红肿、滚烫等症状,便提早卸下。
可是,程姨第二天发现,贴药处的红肿不仅没有消退,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水泡,并有种烫伤的感觉。
后来贴第二伏贴的时候,程姨来到诊所进行咨询。诊所内工作人员称,这属于正常现象,贴药处皮肤发红或起泡,是药饼起作用的结果。但这个情况因人而异,部分人皮肤敏感,情况会更加严重;同时建议程姨可选择停止三伏贴。
受访者供图
程姨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每年都有贴三伏贴疑似被灼伤的案例发生。日前,医院通报,有家长陆续反应接受“三伏贴”治疗的部分儿童出现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经查,7月12日至13日,做“三伏贴”治疗儿童人,其中92人出现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症状。医院已暂停“三伏贴”治疗项目。
私自加贴会引起轻度灼伤南医院中医皮肤科主任罗光浦主任医师分析,天灸后起水泡,灼伤的可能性较少,一般引起皮肤起疱反应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三伏天灸贴内某种中药物质存在一定的刺激性,导致贴药的部位出现刺激性皮炎,如起水疱,这种较为常见;
另一种是有的人对三伏天灸贴的胶布过敏,引发接触性皮炎,形成红肿。
医院针灸科主任李滋平认为,天灸后引起不良反应,可能与增加贴药时间有关。
自年起,医院连续6年多,对近5万人次展开随访调查,未发现有孩子贴药后严重灼伤的情况出现,倒是有个别成人因私自增加贴药时间而引起了轻度灼伤。
天灸配药安全吗?医院药物配方有所差别也有不少人担心,天灸不良反应与药物成份相关。那么,天灸的配药里究竟有什么成份呢?
广州中医院康复科主任庄礼兴表示,天灸药物多为辛香刺激的药物。
李滋平也表示,天灸使用的是刺激性药物对穴位进行刺激,存在灼伤皮肤的风险。因天灸传承的区别,医院的药物配方均有所差别。所以孩子进行贴药治疗,要有讲究,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和判断,不可随意跟风。
李滋平介绍,医院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和调查,对传统药物配方进行了改良,减少了毒副作用;同时在对孩子进行贴药时,用药量最少减半,“我们认为,2岁以下的婴儿应慎行天灸,如确有需要,可以用姜片等刺激性少的药物进行替代。”
医院主治中医师龙劲锋
为大家解答贴三伏贴需要注意的事项
你认为贴三伏贴有效吗?
出现过哪些症状?
欢迎评论告诉我们
——今天超过50w佛山人都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