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支气管肺炎?
小儿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是指发生在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肺炎类型,2岁以内的儿童好发。小儿支气管肺炎可通过打喷嚏、咳嗽、直接或间接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
病因
小儿支气管肺炎常由细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等引起,也可由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引起。主要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
诱发因素:
1.环境因素:通风较差的室内,空气严重污染的环境。
2.个人因素: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力缺陷病患儿、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容易在病原体入侵后,发生支气管肺炎。
典型症状
咳嗽:一般早期就很明显,弱小婴儿咳嗽不明显。发热:早期体温多在38~39℃,也可高达40℃左右。气促:多在发热、咳嗽后出现,严重者可有呻吟声、鼻翼扇动、口唇和手指末端发绀。当患儿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腹泻、呕吐、持续高热、咳嗽、气促或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就医。患儿症状在轻微时,适当治疗后多迅速痊愈,可在门诊随诊治疗;病情较重患儿需住院治疗。
就诊科室:
小儿呼吸科、内科,如果高热惊厥、精神萎靡等紧急情况则就诊于急诊科。
预防措施
1.防止营养不良,佝偻病等;
2.勤洗手,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3.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4.室内要常开窗通风,避免去人口密集的环境;
5.避免被动吸烟;
6.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密切接触等;
7.疫苗接种能有效降低小儿支气管炎的患病率,目前预防肺炎的疫苗有:肺炎链球菌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流感病毒疫苗等。
一般治疗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选择合适的体位,以利于痰液排出。
饮食:选择营养丰富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重症患儿进食困难,可以通过静脉给予营养制剂。
环境:定时开窗通风,室内温度(20℃左右)、湿度(相对温度60%)。
隔离:注意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补液:适当补充水和电解质,避免和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或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状态。
雾化吸入:湿化气道,有助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水肿,稀释痰液,降低痰液粘稠度,助于痰液的排出。
图:网络
文:张建国
审核:张丹
●甲流的预防措施
●小儿发烧家庭处理方法
●儿童咳嗽的那些事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