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她用半截手掌夹着针,绣着两只颜色艳丽的大孔雀。她没有完整的手掌,但夹着针绣十字绣的神情,却很恬静。“她绣十字绣时的模样,可真漂亮!”隔壁床病友,总这样感慨。这两个多月来,在福建医院外科综合楼19层骨科三区病房里,这位21岁,来自龙岩连城叫杨慧的姑娘,打动了很多人。
昨日,有网友将她在病床上绣花的模样发上了微博。被她打动的人,希望有更多人被她打动,希望她能早点实现“站起来”的梦想。因为,她不仅没有健全的手掌,脚掌也在4岁的那场大火里,扭曲成了一团。这些年,她一直划着手臂,拖着小腿在“走”。(东快记者寇思琴黄未辛/文林良划/图)
卖不卖?要强的杨慧对卖十字绣有些犹豫半截手掌夹着针,从正面用力穿过绣布,接着用另一边的半截手掌将针从反面顶上来,再向上一扯,就这样几个来回,杨慧很快就绣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孔雀头。
她说,她绣的是一幅牡丹孔雀图。“我绣了差不多两年时间,平时有空我就绣。”这幅十字绣,她想挂在父母新修的楼房里。
“我建议她卖掉,这样可以筹钱做治疗。”大杨慧一岁的姐姐,这样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她不赞同妹妹近乎奢侈的愿望,她觉得妹妹把这十字绣卖出去,换来钱治病更实际。
“如果我去卖这个十字绣,别人可能因为绣它的人,是这样的我,多给钱。那我……我不就是向别人要帮助么?”杨慧对姐姐的建议,有些犹豫。尽管,她承认,姐姐的这个提议,是为她考虑。但内心一向要强的杨慧,显然又不想低头。
大约四年前,看到姐姐在绣十字绣,杨慧便爱上了这门精细的活。“我能夹着笔写字,应该也可以拿起针绣花吧。”杨慧说,她就这样开始有了自己的爱好。
但绣花针实在太细小了,杨慧没有手指,仅凭残缺的手掌,很难握紧绣花针。
“刚开始,扎到自己那是常事。一般绣个很简单的图案,都会被扎十几下。”杨慧说,练习的过程虽然老被扎,但也没那么艰难。很快,她就可以麻利地绣十字绣了,不比姐姐绣得慢。不过,穿针这活,还得有姐姐帮忙。
“到现在,我已经独立绣了四幅十字绣了,我送给了舅舅、姑婆等亲友。我烧伤之后,他们都很照顾我,也是一种报答吧!”杨慧说。
在来福州治疗之前,杨慧从来没有想过,要卖自己绣的十字绣。“可是,如果家人为我准备的治疗费用到最后真不够,让我卖掉它,也可以。别人帮我的钱,将来我再慢慢还。”杨慧低头,想了很久,接受了姐姐的建议。
疼不疼?她轻易不掉泪,要为爱她的人坚强!杨慧如此要强,妈妈一点也不意外。
“她命真的很苦,我这个当妈的没有一天不后悔,我对她,真的很内疚,很内疚。”电话里,杨慧的妈妈哭诉,因为以前家庭条件不好,杨慧才满月,便被她送到了外婆家。
杨慧4岁那年,山里橘园起火,外公、外婆忙着上山救火,把她给忘在了一边。等两位老人反应过来找孩子时,杨慧已全身被火吞噬。
“当时,龙岩市里的医生判定我没救了,家里人都很伤心,但外婆却一直不肯放弃。”从杨慧懂事起,大人们就常给她讲,外婆当年抱她四处求人打针的事。“大人们告诉我,当时很多医生都无能为力,只是给我打消炎针,尽量让伤口不要腐烂。”
在杨慧模糊的记忆里,还有外婆当年每天背着自己,医院去打消炎针的画面。“外婆一天都没有间断过,当时我年纪很小,很怕打针,不肯,外婆就用糖哄。”想起年幼时的自己,杨慧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但现在,即使医生给她换药,处理死皮时,再怎么疼,她都不掉眼泪。
“有时看医生给她治疗时,我在边上看着都疼。我跟她说,你要疼,就喊出来,或者哭出来,这样就好过些。”杨慧姐姐想起妹妹这些年熬过的痛,都想掉眼泪。可她从未见妹妹哭过。
“要是被人欺负了,受同学嘲笑了,我也只会躲在没人看见的角落里哭一下。不想别人知道,也不想让大家为我担心。”杨慧说,她要为爱她的人,坚强点,再坚强点。
“七八岁时,因为烧伤的伤口还没有完全好,外婆不同意我去上学,只让我跟着姐姐陪读。但是外公为了让我学写字,特意买回了一本字帖。”杨慧说。
第一次用残缺的手掌拿笔,杨慧连横竖都写不直。“刚开始我的手一点力气都没有,外公想了各种办法让我握笔。”杨慧回忆说。也不知拿着字帖描摹了多久,杨慧终于可以顺畅地书写了。
“很多你们能做的事,我也能做。”杨慧连骨子里都透露着倔强。难怪上学时,老师、同学要捐钱给她,她果断拒绝掉了。
“我最大的愿望是将来可以站起来走路,掌握门技艺养活我自己,谁都不拖累。”杨慧说,她盼望大家看到她站起来走路的模样。
如果这个要强的姑娘,用残疾手掌夹起针绣花的模样,也深深打动了你,你愿意为她做点什么,欢迎通过东南快报热线,或者发北京白癜风能治么白癜风初期如何治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