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本病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严重危害小儿健康。
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1、缺铁性贫血的患儿,皮肤粘膜苍白,以眼睑、口腔粘膜及甲床较明显,患儿易疲乏,不爱活动,患儿时常出现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症状。
2、患儿可有肝脾轻度肿大,年龄越小,病程越久,贫血越重,肝脾肿大越明显。
3、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如吃泥土、墙皮、煤渣等);可有腹泻,呕吐,可出现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重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
4、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数低于同龄儿。
5、心血管系统症状: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严重者心脏扩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
6、免疫机能的下降,尤其反映在细胞免疫和白细胞吞噬力减退方面。中度以上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对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抵抗力普遍较低。
7、常合并各种感染:贫血的患儿由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常合并各种感染,可因上皮组织异常,而出现反甲。
欢迎点击下图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