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门诊上有好多烫伤的小宝宝,一想到wuli可爱的宝宝们遭的罪,小编便揪心不已!所以决定,写一篇科普文!其实,应对烫伤这个小妖精,除了日常多加防范外,宝妈们还需要提前掌握紧急护理小常识,防患于未然。
紧急烫伤
处理方法
医院?错!
在宝宝烫伤后要把握最佳的早期时间,而烫伤最佳处理时间只有2分钟。因此烫伤急救一定要快,要镇定不要慌乱,并按烫伤急救法“五步走”处理!
烫伤急救五步走:冲、脱、泡、盖、送。(宝妈一定要记牢!)
冲在水龙头下用冷水持续冲洗伤部,持续20-30分钟或者等到疼痛显著减轻为止。带走烧伤创面热量,中和余热,尽可能减轻损伤。
脱
第一时间用冷水冲洗患处,待患处冷却后,用剪刀剪开衣服脱掉。
PS: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安抚宝宝的情绪,可以对宝宝说一些安慰、鼓励的话,让宝宝感受妈妈对他的关心,减少宝宝的恐惧感。
泡
用一盆冷水浸泡约30—40分钟,只用凉水就可以了,不要用冰块。
盖
用干净消毒的纱布或其他敷料覆盖以保护创面。创面小则不需要包扎,创面大就要包扎。
送如果烫伤在二度及以上,即有大水泡产生,那么紧急处理医院诊治,特别是烫伤发生在脸、手、腿、生殖器等部位。
特别注意严医院途中要保持平卧位,不能直立抱着,可以给宝宝喝一些淡糖盐水,以补充体液,防止发生脱水。但绝不可以让宝宝在短时间内饮用大量开水,这会导致脑水肿。如果宝宝在转送途中出现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现象,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摩。
PS:上述的紧急处理常识适用于热力导致的烫伤,即接触高温物(液)体和明火导致的烫伤。宝宝被化学物品灼伤时,如热油、热水袋液体、酸碱性化学物体。则不能用水冲。以免化学热剂继续发热,扩大烧伤面积,医院。
误区:80%的家长都做错了
烫伤用冰敷?错!烫伤后,受损的皮肤已经失去表皮的保护,冰敷因为温度太低,会导致创面下的血管强烈收缩,不利于恢复。
涂抹牙膏、酱油、药水?错!有家长会在宝宝小面积烫伤后用牙膏、酱油、红药水、紫药水等涂抹。乱涂抹不仅没有治疗烧烫伤的作用,反而会进一步伤害宝宝。牙膏容易使渗出液积聚,滋生细菌,发生感染。而酱油、药水会让创面颜色变深,影响医生对于创面大小和深度的判断,给后续的治疗带来困难。
烫伤后立即涂抹烧伤药膏?错!烫伤后立刻涂抹药膏会让热能包覆在皮肤上,继续伤害皮肤。因此,烫伤后立刻冲水降温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要等到冲水降温之后,疼痛明显减轻才可以涂抹药膏。
烫伤后产生水泡要挑破?错!有时烫伤的部位会起水泡,而把水泡挑破就等于把创面从封闭变开放,这会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且容易留疤。因此,若烫伤形成的水泡不是很大,表皮没有破损,是不需要挑破的。若水泡比较大,伤口位置易破,医院咨询医生是否需要用消毒针挑破。
夏天烫伤后不能包扎?错!其实烫伤后包不包扎是需要看伤口的。创面小的话其实只需消毒,但有时为防止宝宝不小心触碰伤口,可以用松软的纱布轻轻包扎。创面大就需要包扎了,不然细菌进入体内会引起感染。
防止烫伤
预防方法
真不敢想象宝宝被烫伤,光看着网络上宝宝被烫伤的图片,小编整颗心就被揪了起来。所以做好预防工作,防止宝宝烫伤才是正解。防患于未然,保护亲爱的宝宝免受伤害,就要从这8个细节做起:
不让宝宝独自进入厨房。烹饪食物或烧水时,也不能让宝宝进入厨房,更不要抱着或背着宝宝做饭。
家中易伤害宝宝的危险物品,如开水瓶、锅等,要放在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
吃饭时热汤、热菜要放在桌子中间,不能让宝宝碰到,不然很容易就会烫伤。
为宝宝准备洗澡水时,应先放冷水后放热水,最好用专业温度计测量温度,以免烫伤宝宝。
任何有加热功能的电器,如电饭锅、电水壶等,要远离宝宝使用。而且用完后要放在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
饮水机热水出水口也有可能烫伤宝宝,所以平时应把饮水机关掉或者直接把饮水机放在宝宝碰不到的地方。
用热水袋给孩子暖被窝时,睡前一定要拿走;最好不要给孩子用电热毯,更不能给电热毯通着电睡觉。
给孩子玩电动玩具时,要检查电路和电池是否完好;不要边充电边给孩子玩充电式玩具。以防电器短路或爆炸。
其实,最主要的是教育宝宝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告诉他哪些物品和行为是危险的,万一烫伤了该怎么办等。让孩子自己保护自己,远离一切危险。
烫伤猛于虎,宝妈们一定要细心、谨慎,保护宝宝免于烫伤意外。如果不幸发生了烫伤事故,也要尽最大努力把伤害减到最小,尽量在宝宝年龄还小的时候妥善护理并消除疤痕,以免孩子长大后心理受到伤害。宝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防范并培养宝宝的自我保护意识呦~愿我们的宝宝们都能远离危险和意外,健康快乐地成长哦~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